佛七講話 第八集 八十一年第一期 第六天 一切恭謹戒乘俱急
學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別人都是菩薩,自己是愚癡衆生。恭敬一切,只要十種 法不犯就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惡口、不绮語、不兩舌、不貪、不瞋 、不癡。
所以古聖人說:「閑談莫論人非。」別人假使有好的地方,要做適度的贊揚。 贊揚固然好,不可過分。過分的贊揚,變成諷刺。所以經上說,說話要說恭敬語、 功德語、法語。我們都是凡夫,我們認爲非的,並不一定非;認爲是的,並不一定 是。如果妄談是非,令一切衆生屈死在我們舌下。
恭敬一切就沒有我慢,沒有我慢可以去兩種障。一種煩惱障,一種所知障。時 常聽人家說:「你傷害我了。」那就是煩惱。還有人說:「你知道的,我都知道; 你不知道的,我還知道。」這就是所知障。煩惱障續分段生死,所知障續變易生死 。藥師偈說:「拔苦必期二死盡」,不過令衆生不起我執就是了。
一切恭謹。謹是謹慎,謹慎就不犯戒。如果廣說,有很多的戒法,略說就是十 種,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惡口、不绮語、不兩舌、不貪、不瞋、不癡。 這十項業清淨,假名成佛。所謂「佛本是無,清淨則有。」就是指叁業清淨。各位 居士回到家裏,遇到事情,不叫別人吃虧,甯肯自己吃點虧。叫別人吃虧,後患無 窮;自己吃點虧,可以保你平安。十項惡業裏邊,口業最要注意,身叁意叁,唯有 口四。
成就無上佛道,有兩種法,一個是戒,一個是乘。戒就是一切戒法,略說就是 十種淨戒。乘有聲聞乘、緣覺乘、菩薩大乘。因爲這叁乘法都可運衆生出生死,所 以稱爲乘。聲聞乘修四谛法;緣覺乘修十二因緣法;菩薩大乘修六度萬行法。所以 乘重在一個「法」上,戒重于「戒」上。
念佛人要知道這一點。心不想是非,口不說是非。「非佛法莫說,非佛行莫行 。」非佛法莫說,就是乘;非佛行莫行,就是戒。如果能作到這一點,就是「戒乘 俱急」。戒乘俱急,就是戒和乘都精進。
今天第六天了,晚上加兩支香。大家的心要平心靜氣,不要慌張。晚上固然很 累,你自己要調適。調適要精進,如果調適懈怠,就不對了。調適精進,精進要調 適,好比佛所說的,如調琴弦,不緩不急。
現在開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