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六課(二十叁)略說《飲食簡供》

  聖者言教 第六課(二十叁)略說《飲食簡供》

  無論是灌頂、修氣脈明點還是淨觀,都是密宗的殊勝方便,這些殊勝方便,平時都可以行持。

  相信在座很多信衆都有《飲食簡供》儀軌。這個儀軌雖然文字簡短,但平時吃飯之前若能結合其中的道理修學一遍,即便是日常的一頓飲食,也具有供養本尊之功德,能積累殊勝的福報。曆代傳承祖師以及衆多修行者,每次吃飯之前都會做一次這樣的供養,作爲後一代弟子,平時若能如是行持,意義也非常廣大。我們若能將生活中的種種對境轉爲道用,就能做到時時刻刻都在修行之中,更能體會生活本身就是一種修行。作爲密宗弟子,要懂得這些道理。

  現前我們作爲次第根機者,觀修《飲食簡供》需要作意觀想。但是對于完全實證見解者而言,無論吃什麼、喝什麼,都成爲供養。往昔有一位高僧大德時時安住于見解中,他每次吃飯都可以一次性吃一百個包子。很多人都感到很驚訝,這位導師的肚子得有多大才能吃得了一百個包子呢?有一次,他的侍者在爲這位導師做飯的過程中覺得有點餓,于是就吃了一個包子。他想,一般人十個包子都吃不了,他的導師每天吃那麼多,少吃一個應該沒什麼關系,九十九個也應該吃飽了。到了吃飯的時候,這位導師一邊安住,一邊吃著包子。吃完以後就問他的侍者,爲什麼今天的包子少了一個?因爲他觀想文武百尊時,有一位本尊因爲包子少了一個而沒有得到供養。試想一下,對凡夫而言,一個平常的胃怎麼容得下一百個包子?恐怕再大的胃也裝不下,但是真正具備禅定者,就具有這樣的功德。

  對于凡夫而言,我們不具備這樣的見解,因此只能依靠淨觀來做供養。吃飯時將上師觀想在喉間,這樣吃飯也具有供養的功德。雖然我爲大家傳講教言,我們之間已經形成師徒關系,但你們吃飯時還是盡量觀想本尊吧。因爲我已經這麼胖,你們再一觀想,我就更難瘦下來了。當然,這是一句玩笑,但我還是希望大家無論座上還是座下,都能配合著這些殊勝方便而做修行,這樣大家都能積累殊勝的資糧,圓滿解脫資具。這也是密宗不共之特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