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七課(一)精進修行才對得起自己的珍寶人身
我等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曰:“具緣瑜伽士請谛聽,如今我等已圓滿獲得暇滿人身,值遇大乘法寶,具此如法行持正法之際,切勿無義虛度人生,當作清淨究竟意樂爲妙。”
我們當前能獲得這樣的人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衆多經文當中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宿世沒有很好的善因,我們今生無法得到這樣的人身。如是傳講的目的就是告誡我們,要珍惜人身,想盡一切辦法,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修法之上。
如果我們能對現實生活進行細致觀察,我們就能從數量上了解我們的人身有多麼難得。看看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雖然從總的角度而言和我們一樣獲得了人身,生長在同樣的環境中,但是能像我們一樣值遇衆多高僧大德、聽聞衆多教言、並把身心投入修法之中的修行者又有多少呢?即便我們身邊也有一些聲稱信仰佛教者,會燒香拜佛、朝拜聖地,但是真正遵照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而把身心投入修法之中者,非常非常稀少,恐怕一個城市中也沒有多少。這就充分告誡我們,獲得這樣的人身並不是靠我們今生的力量,而是必須具備前世很大的善因。
如今我們已經獲得貴如摩尼寶般的十八種珍寶人身,僅僅了知難得之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複次講解人身難得的目的,是爲了弟子們能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修法之上。對于一個有文化基礎的人而言,從文字上了解人身難得的道理並不困難,但是否能把很多時間用在修行之上,是在座的每個修行者都該扪心自問的。
這一段時間,我的身體不是很好,說話的時候,感覺上氣不接下氣,非常累。由于這些緣故,每當講法之前,我都要講解人身難得、壽命無常。我們現前進入佛門,是非常幸運的,但若做不到珍惜人身、精進修法,即便懂得多少道理,恐怕和凡夫沒什麼區別。作爲凡夫,僅憑導師一兩個教言就能改變自己的身心恐怕很困難,所以曆代高僧大德告誡我們,要長時間依止導師,長時間聽聞導師的教言,一次不能完全轉變自己的心相續,就第二次、第叁次……逐漸把自己的心轉變到修行之中。
我們當前信仰佛教的終極目標,是爲了今生幸福、臨終快樂、未來獲得解脫。雖然世上所有的有情衆生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快樂,但最終得不到這樣結果的原因,是因爲僅憑自己的智慧,很難獲得這樣的結果,所以我們時時提醒大家,在修行的路途之上要依教奉行,要追隨曆代傳承祖師的足迹。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相信我們每一位修行者平常都閱讀過各式各樣的教言,如《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前行備忘錄》、《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聖者言教》、《初學悅耳寶藏庫》等,裏面關于人身難得的教言很多。我相信每一個人從文字上都了解這些道理,但是把這些道理納入心相續之中,進而在平常的行爲中做得很圓滿,還是很難的。這時候更要時時提示自己,應該抽出更多的時間修法。這是這次聞法最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