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 第七課(七)何謂隱蔽秘密
【未知心性即爲佛性,如同迷失自我,而于他處覓佛,即隱蔽秘密】
沒有認識到心性就是真正的佛,因此完全迷失自我,到外面去尋求佛,就是隱蔽秘密。修行者只要向外求佛,就已經完全失去了真正的方向。
當然,對于初次開始進入佛門之者,爲了給他創造一個生起信心的空間,在外相上安立佛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爲初行者執著太強的緣故,直接講解“你即爲佛”,恐怕很難認識,也很難覺悟。這時候我們先給他創造一個臺階,告訴他修行的目的是爲了成辦西方極樂世界、佛的境界。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七寶莊嚴,沒有痛苦,唯有安樂。通過講解這些道理,令初行者生起向往西方極樂世界的強烈意願。這種講解方式叫密意,但實際上講解的一切,並不在遙遠的地方,就在心相續之中。
心的本性就是佛性。若沒有認清這一點,到它處去尋佛,永遠找不到佛。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在外面找到真正的佛。當然,爲了度化不同的衆生,諸佛菩薩也示現著各式各樣的形象。比如,在各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到各種佛像,也有各種佛國刹土的授記等,依靠這些緣,讓我們的信心更加增上。但實際上,真正的佛在何處呢?就在心相續之中——心性即爲佛性,所以我們應該靜下心,創造這個佛。
以上所講解的雖然只有短短幾句話,但你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我相信你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就不會迷失方向,因爲你已經知道修行的真正意義在何處。往昔我們可能是爲了往生“外在”的西方極樂世界而修行,現在通過聞思逐漸認識到,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裏,現前我應該用什麼方法去成辦等,這樣就會很自然地理解上下乘法不同的區別。
有時候我在想,初次開始進入佛門期間,由于心比較散亂,對佛法不是很理解,也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方向,所以天天隨著他人的言語飄來飄去,這也很正常。但是當進入佛門一段時間以後,還這麼飄來飄去的話,恐怕是對法理解不夠所致。爲了避免這種過失,我們應依止具德導師,聽聞解脫教言,並通過實修加深對法的理解。當通過導師的引導對法有所了解以後,還要憑自己的智慧去判斷一切。如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曰:“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若不具有這種智慧,修法可能天天都在漂泊之中。
當聽聞上述教言之後,可能有些人會有疑問:“心性就是佛性,不向外求佛,難道我們再不需要朝拜神山了?”當然不是。朝拜神山聖地、口中念誦佛號等,都是創造佛的境界的方便,因此不能舍棄。但是從理解上,我們必須要知道,當思想開始飄向外面去尋找佛的時候,恐怕永遠都找不到。這就是隱蔽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