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第七集 八十年第叁期
第五天 橫超叁界四土圓融
昨天和大家講欲惡不善法。欲是五欲,惡是五蓋,不善法是十不善。
因爲有這叁種法,具足都有,所以稱爲欲界。五欲、十不善是業;五蓋是惑。 總說起來都不出五欲。衆生皆具足,所以叫欲界;色界、無色界、出叁界逐漸逐漸 減少了。
念佛可以橫超叁界;其它法門,豎出叁界。好比蟲子鑽竹竿:豎出叁界是一節 節鑽透,鑽到最上端才出叁界;橫超叁界,從旁邊鑽個洞就出來了。所以念佛法門 最方便,證得最深。
總說是一個欲。如果按它的粗細程度分別有四個,就是愛、著、染、淫。最細 的是愛;次一等的是著,執著;再次就是染了;最粗重的是淫。欲界衆生具足都有 。
如果修行超出欲界,生到色界、無色界,染和淫就沒有了,僅僅有愛和著。最 細的是愛,叁界外也有,菩薩還有法愛。
因爲愛是根本,經上說愛即無明,這是就十二因緣上講的。十二因緣大家都知 道: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明、行就是 惑業,過去的無明、行受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世的愛、取、有 受未來世的生、老死。所以說現在世的愛,就是過去世的無明。
破無明要登初地才破一分。這個愛還有一個名詞,叫攀緣心。攀緣心就是愛, 也就是無明。
這四個次第,假使生,說他生次第,是愛、著、染、淫;假使起修行要破的話 ,從粗到細。最粗是淫,先破淫;再上來就是染,染汙心;再往上就是著了,執著 ;最後破愛。這個修次第和生次第不同。生的次第由細到粗;破的次第由粗到細。
出家衆就知道了,因爲你們受過戒。最重的是淫,殺頭之罪;再上來染汙心, 就是二等罪;再來是執著,愛錢愛財,就更輕一點;最後愛最輕了。
大略說這個都不出叁界,愛這一法,通界內界外。
念佛往生西方就出叁界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欲界,不是色界,不是無色界 ;是阿彌陀佛功德建立的淨土。
淨土,清淨土,清淨就沒有分別。實再說,淨土就是指一真法界。十方諸佛皆 具淨土,所以淨土是佛的報土。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是化土,他的報土距離此方 往西走,四十二恒河沙有一個國土,是他的報土;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的報土。 因爲諸佛報土皆是淨土,淨土沒有分別,所以十方諸佛的報土就是一真法界。
按理講起來,凡夫不能生佛的報土,要登地菩薩才能生。經上說過,有實報莊 嚴土,那就是佛的報土。誰生實報莊嚴土呢?地上菩薩。方便有余土,二乘生。凡 聖同居土,凡夫生。
那麼說,凡夫怎麼能生西方極樂世界呢?凡夫生到西方是佛力加被;我們說不 能生,是自力不能生。靠佛力加被垂手接引就可生。
所以,講起來,生到西方證得最深了。古德天臺分有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 、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可是西方,因爲佛力加被啊,很特殊!特殊在什麼地方 呢?就是四土圓融。就是你生到凡聖同居土也和常寂光土一樣。經上阿彌陀經講過 嘛!彼國衆生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上善人是什麼地步呢?善人是菩薩,上善人等 覺菩薩。等覺菩薩居在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衆生既然和他常在一處,那當然也 在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了。
這個道理佛法可以說,衆生不會。靠佛力加被,就可辦到了。我舉一個例子, 大家可能知道。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都是好比在虛 空裏頭。衆生有貪、瞋、癡心,分別一切法,才格格不入;如果你不作分別想,我 在那兒,都是在虛空裏。在凡聖同居土,也在虛空裏;方便有余土,也在虛空裏; 實報莊嚴土,還是在虛空裏;常寂光土,還是在虛空裏。這就是四土圓融義。
雖然是法爾如是,佛力不加被,衆生不知,衆生心隔礙住了。如果你的心,分 別一切法不作分別想,就知道是一真法界了。
所以大家求阿彌陀佛加被,不蒙佛力加被,那得超生?
現在開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