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第七集 八十年第叁期
第一天 修戒定慧得解脫味
各位來打佛七,要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外放下什麼上班不上班、升官不升官、發財不發財,都放下;內放下身心我慢 。只求一心不亂,不管其它的。
無量劫來,就是因爲放不下才流落六道。打佛七如果你再牽腸挂肚,就可惜了 。
放下有解脫味,解脫可以得自在。所以彌勒菩薩講放下自在。
放下要修戒定慧,戒定慧可以使你得到解脫。因爲生死煩惱,要以戒捉、以定 縛、以慧殺。戒定慧爲因,解脫爲果。
聲聞乘以戒定慧立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就是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這個是 因;還有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是果。
修戒定慧可以解脫叁界束縛。如果得戒法身,不淪落叁塗,解脫于叁塗,天上 人間往來。初果、二果得一分戒法身,不退墮了。初果,天上人間最多七番生死; 二果,天上人間一往來。
如果持戒沒得法身,受人天福報。所以經上說持戒生好處,布施得大富。
叁果得一分定法身,只在色界、無色界,再不來欲界了,也是一分解脫。
因爲解脫爲果,戒定慧爲因,所以又立解脫法身。四果具足,得解脫法身、解 脫知見法身。
什麼是解脫知見呢?解脫知見就是自己知道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 不受後有。出叁界了。
五分法身和大乘所說的法身有一點點差別。大乘一般說就是立智法身、理法身 。我們平時所說的清淨妙法身,那就是理法身;圓滿報身就是智慧法身。
今天爲什麼特別和大家講五分法身呢?因爲解脫和凡夫最切近了。大乘只論見 性,不論解脫。可是凡夫不夠那個資格。先讀了小學,再讀中學吧?如果小學、中 學沒讀,就讀大學,跟不上的。
戒定慧不出一聲佛號。大家要想修戒定慧,不必遠求,只管念佛就可以了。念 佛念到一心不亂,就是戒定慧具足。
五分法身不出一句佛號。所以經上講,往生西方,縱然是下品下生,等同初果 ;如果生到方便有余土,就是小乘果皆具足;如果念佛念到上品上生,等于七八九 地菩薩,那清淨妙法身也就有希望了。
所以古德講,念佛法門行易而證深。
今天佛七開始,大家要鼓足精神念佛。收攝六根、淨念相繼。要發一個決定心 ,七天之中非要得到成就不可,不念到阿彌陀佛現前,決不罷休。有這種決定心, 定得成就。
第一天不多耽誤大家時間。現在開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