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邪淫(慈誠羅珠堪布)

  不邪淫

  一般說來,邪淫包含非行境、非處、非境、非時、非量以及非法的行淫等等。

  所謂的非行境是指:與受種族、主人、國王保護的對象以及非法的對境,包括他人的性伴侶、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七代以內的親屬、僧尼、別人已經支付了錢財的人以及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作不淨行;

  所謂的非處是指:在除了密處之外的口腔、肛門等非行淫處作不淨行;

  所謂的非境是指:在父母、老師、上師以及僧衆等附近,叁寶所依存在的佛塔、佛像、經書前(包括在佩戴系解脫、佛像、加持品等的情況下),于對方有害的地方(如凹凸不平的地面等等)、有光線的地方以及人群聚集的地方作不淨行;

  所謂的非時是指:在白天、受持齋戒日、哺乳期、妊娠期、月經期間、生患不能作不淨行的疾病期間、産婦尚未完全康複期間以及傷心憂愁之時作不淨行;

  所謂的非量是指:在一夜之內作超過五次以上的不淨行;

  所謂的非法是指:通過毆打等強迫手段所作的不淨行。

  只要符合以上六種情形中的任何一種,並且具備對境、思想、行爲以及結果四個條件,就會犯邪淫戒。另外,手淫以及同性之間的非梵行,也屬于邪淫的範疇。

  當然,這裏所說的邪淫,是針對在家人而言的,如果是出家人,則其內涵又有所不同,因爲出家人必須從根本上斷除不淨行。

  在現代社會,由于世人觀念的逐步開放,在邪淫方面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從政界要人到平民百姓,從大亨富賈到電影明星,各個階層的人都卷入了性醜聞的風波,無以數計的家庭都遭到了婚外戀的沈重打擊,即使處于熱戀期的情侶,也是互相猜忌、貌合神離……。

  雖然在佛陀住世之時,並沒有如此猖獗的、涉及家庭倫理道德方面的社會問題,但佛陀卻以其遠見卓識預知到了這一點,並爲在家佛教徒製定了這一戒規。這一戒規的製定,使很多重視因果、渴求解脫的佛教徒避免了因此而造成的家庭破碎、妻離子散。

  因此,作爲佛教徒,爲了防止家庭問題的出現,爲了樹立佛教徒的良好形象,爲了緩解日益突出的社會矛盾,爲了自他的暫時安樂與究竟解脫,最好能克服一切困難而受持此戒。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