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入流亡所"是甚麼意思
入流亡所是《楞嚴經》裏觀世音菩薩使用「耳根圓通」法門中的一個句子,觀世音菩薩即是從聽聲音而開悟,先聽聲音,慢慢再聽聲音的本性。
其實聲音的産生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沒有産生以前和産生以後都是沒有聲音的,在産生的時候也是配合其他的因緣才産生出來的,這樣的事實透過耳根圓通法門發現,沒有能聞的主體和所聞聲音的客體。
因此「入流亡所」,「入流」是入空性之流,進入自性本空的流;「亡所」,是指所有主觀的自我和客觀的環境都不見了,了解兩者皆無自性,「無自性」並不是否定了一切物性,僅是了解其中的幻化、不真,而無終極執取之物。
雖然,並不一定必須使用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始能契悟自性。但是,由于我們日常便生活在聲音與耳根的世界中,倘能善巧使用耳根,于靜態的環境中,聆聽鳥聲、雨聲、水聲;而于動態、嘈雜的情境中,先練習使自己成爲吸音板,漸用漸深,進而會體驗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所揭示的「入流亡所」、「反聞聞自性」,那麼,聲塵,將不止于幹擾,而是協助修行、開展修行,使我們冥入自性,證入本性實相的途徑。
參考:聖嚴法師《法鼓山故事》、《禅的世界》、《聖嚴法師教觀音菩薩修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