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什麼是「話頭禅」?
中國禅宗,到了南宋之初臨濟一系出有大慧宗杲禅師(西元1089至1163年),提倡話頭禅。
「話頭」就是追問自己一個問題,作爲修行的一種方法。
「話」是語言,「頭」是根源。當我們應用話頭修行,就是嘗試要找出在還未用到話或文字,或符號的描述之前,「那是什麼?」
在開始修行時,是沒有疑情可言的,只有在你很好地掌握這個修行方法,你才能産生疑情;當你的修行越來越有力時,便會成爲大疑情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就不會意識到你的身體、世界或一切;只有一樣東西存在,即是問題──大疑情。
大疑情之可能生起,只有當這話頭所問的問題對他們是重要的,而且他們也很認真去修行話頭。對于那些不認真、不熱切于追尋生死問題,或什麼是本來生命之答案的人,假如他又自以爲他的生活過得很好,而且也沒有真正理會到他未生前是什麼,或者他死後將成爲什麼,對于這種人,不論他們如何嘗試追問那些話頭的問題,如「我是誰?」他們就很可能不會産生疑情。因爲這個問題對他並不重要。
古話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在你未開悟之前,你必須要修行到基本上已放下了一切執著的程度不妨說:一絲不挂,也即是完全赤裸。但實際上,即使一個人已完全赤裸了,還是會有很多東西在他內心裏,一個人必須修到沒有任何一物存在于內心,他才能用話頭修行得力。
---摘自《禅的體驗‧禅的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