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寶幔論頌》
聖龍樹菩薩造
仁光法師從藏譯漢
雜說品第二(節選)
貪愛女身者,多計女身淨,實則思女身,全無一毫淨。
口是唾齒垢,諸不淨器具,鼻流濃涕痍,眼出淚眵處。
腹中糞尿聚,及是肺肝器,愚未見不淨,貪著女身者。
有類由不知,貪不淨美瓶,世人癡無智,愛女人如是。
身境極臭穢,本是離貪因,世人若愛彼,以何引離欲。
猶如豬極貪,屎尿嘔吐器,一類愛糞尿,嘔吐處亦爾。
身城是不淨,出生之孔穴,愚人于彼處,計爲生樂因。
汝見屎尿等,一一爲不淨,于彼合集身,如何生悅意。
由精血混合,不淨種子生,知是不淨身,于此何生貪。
由彼不淨聚,濕皮所纏裹,若與彼同臥,如同不淨眠。
色身好及醜,年老或青春,女身皆不淨,汝從何生貪。
糞團雖色美,極新及形好,于彼不應貪,女色亦如是。
內腐外皮裹,此腐臭屍體,所現極醜惡,如何未曾見。
皮非如糞穢,是如衣雲者,猶如糞堆皮,如何能令淨。
糞穢所滿瓶,外飾亦應厭,身是不淨體,糞滿何不厭。
若汝厭糞穢,香幔及飲食,本淨令成穢,此身何不厭?
如于自或他,糞穢起厭惡,自他不淨身,雲何不厭惡?
如女身不淨,汝自身亦然,故于內外體,非應離貪耶?
九孔流不淨,自雖常浣濯,不知身不淨,對汝說何益。
諸于不淨身,裝飾作贊頌,奇哉謬且愚,奇哉士所恥。
無智暗所蔽,衆生多如此,爲淫事興诤,如衆犬爭糞。
搔癢生樂受,無癢更安樂,如是世欲樂,無欲更安樂。
汝若如是觀,雖未成離欲,然由欲漸薄,于女不起貪。
爲了放便同修,末學把一些讀音和意思列出:
唾(tuo4):口水
痍(yi1):查字典是“創傷”,末學理解爲“鼻血”。
眵(chi1):眼屎
浣(huan4)濯(zhuo2):洗
诤(zheng4): 1.爭奪 2. 爭論、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