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八課(十六)改過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

  聖者言教 第八課(十六)改過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

  作爲一個真正的修行者,無論是修法還是調伏性格,只有先認識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才能真正去改變自己的不足之處。

  往昔動亂年代,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一直隨侍在他的上師昌根阿瑞仁波切身邊。當時昌根阿瑞仁波切雖然沒有什麼資産,但是由于在當地名聲很大的緣故,很多人都想給他戴上一頂成分不好的帽子。上師聽說,萬一被戴上這種帽子,天天都要被拉去批鬥,眼見很多導師遭受了這樣的痛苦,因此內心非常著急也非常苦惱。每次大衆聚集在一處的時候,上師總會下意識地爲昌根阿瑞仁波切辯護,告訴大家他的導師什麼資産都沒有等等。即便沒有任何人要求他說,他也會不斷地爲導師辯護。這樣一來,上師不知不覺中患上了心髒病。

  有一天,昌根阿瑞仁波切把上師叫過去說:“據我這兩天的觀察,你好像有心髒病了。”上師說,他並沒有感覺到自己有心髒病。昌根阿瑞仁波切說:“我是你世上最親的人,也是你最信任的人。我相信你會記住我這一句話,你現在有心髒病了。所以無論是聚會還是獨處,類似這樣無意義的思想出現時,不要再跟著這些念頭繼續往下走。”也就是說,如果內心又出現這些思想,口中又出現這樣語言的時候,第一時間要想起上師的教言,這是自己有病。于是,從那天開始,上師就開始改變。以前只要一開始開會,上師就會從頭到尾不停地說,說是發表意見,在別人聽來就是在爲自己和導師開脫。但自從昌根阿瑞仁波切囑咐以後,每當他想開口說話的時候,第一瞬間就想起上師的教言並告誡自己,上師說自己是個有心髒病的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了,應該要多思考一些。因此實際行爲當中也有了改變,說話之前先思考,考慮成熟以後才開始說話。無論是聚衆還是獨處,上師時時都憶念著上師的這句教言,也漸漸覺得自己越來越輕松,內心也沒有像前一段時間般有那麼多想法。後期上師說,他的心髒病徹底痊愈了。

  我們從這個公案就能得知,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不足之處,首先在于能否認清自己的不足之處。若始終無法認清自己不足的地方,即便你自己想要改變,實際當中恐怕永遠也改變不了。有很多修行者口中都會說,自己修行是爲了修心,但由于他們沒有真正看見自己的過錯,沒有認清自己的過失,所以還是站在自己以前的基礎之上,雖說是在修行,實際當中卻沒有改變自己的人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