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佛教的僧尼天天只懂得念經,不事生産,豈不只是社會的“寄生蟲”?
由佛教的看法去說,絕大部份衆生畢生所做的事,最終目的是要令自己得到快樂而離開痛苦。但真正的修行人,其中包括真正修持的大乘出家僧尼,卻犧牲自己的世間福樂,致力于令所有衆生得到真正的快樂而離痛苦。由這樣的層面去看,世俗的人只爲自己得樂離苦而營營役役,大乘的修持人卻爲了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的幸福而努力,以非凡的耐力去修持成佛來利益所有生命,所以他們不單不是“寄生蟲”,反而是自願肩負一切衆生的究竟福樂之擔子。即使由世俗的層面去說,僧尼也並非不事生産的人。在世界各宗教的曆史上,神職人員都常常充當著照顧信衆心理及靈性健康的工作,可說是“心靈醫生”或者是“心理醫生”。有很多有威望的宗教人物,更對維護世界和平及社會人心安定有很大的作用。在藏傳佛教中,一些有地位的大師往往有責任照顧整個社區人民的需要,例如確保老弱的人受到照料等。在社區出現不和的緊張氣氛時,往往因爲區內的大師之幾句話,就平定了暴動或即將發生之戰事。所以,某些出家人又有平息戾氣及紛爭的正面作用。再者,各大宗教的神職人員也同時致力于世俗上之慈善利生工作。天主教德蘭修女大家都知道吧?她一個人的事業及對社會乃至世界的貢獻,你可能做十倍時間也做不來。在佛教中,也一樣有很多利益社會的慈善團體,這些團體往往都由出家人發起及維持。在藏傳佛教中,很多寺院都致力于赈災施藥等善行,大藏寺更有慈善基金會及免費贈醫施藥的診所,這些都是較能見得到之社會貢獻。所以,說僧尼只念經不生産,純粹是你未去理解而生出的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