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48、佛教善惡的標准是什麼?

  48、佛教善惡的標准是什麼?

  從善惡的概念界定講,導致快樂的思想行爲是善,導致苦難的思想行爲是惡 。

  從思想感情來說,貪心、嗔恨心、不分善惡的無明心,我執256、法執257等邪見,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屬于惡;無貪心、無嗔恨心、無無明邪見、知羞恥心、平等心、慈悲心、自知自律心、尊敬愛護衆生心等都屬于善心。

  從行爲方面講,殺生、盜竊、淫亂、說謊、挑撥離間、惡言傷人、撥弄是非等違背道德和法律,危害社會和衆生的一切行爲都屬于惡行;不殺生、不偷盜等十善行,遵守道德、法律,做有利于社會安定、繁榮、昌盛、衆生幸福快樂的一切行爲都屬善行。

  小乘和大乘佛教在善惡的標准方面有所不同,小乘認爲:不傷害別人的行爲是善行爲;大乘則認爲不傷害別人並不等于有利于衆生,善的標准應該是有利于衆生,使一切衆生得到幸福和快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