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爲什麼要長養自他兩利意識?
(一)利己與利人。
一般社會上的情形,對利己與利人,可分爲四種,即:1、利人不利己,2、利己不利人,3、人己都不利,4、利己又利人。平常,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菩薩發大心,不然可說少之又少。在佛陀的本生事迹中,有割肉喂鷹、舍身飼虎的故事,可說是利人不利己的最好典型。利己不利人,這在一般人可說是最普遍的,一個人生存在世間上,處處都以“我”爲前提,爲自己的利益著想。
先利人,再利己,佛陀的本生213—— 一切施王,可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大乘佛教中,菩薩發心先爲衆生,後爲自己,所謂“不爲自己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 ,這與宋朝範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謀而合。阿彌陀佛在菩薩位時,所發四十八大願,願願爲饒益一切衆生;地藏菩薩發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利人的精神,可見一斑;近代慈航法師說:“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這都是願爲衆生受苦,普濟一切衆生的菩薩精神。
先利人,再利己,自他兩利,是佛弟子做人的典範。
(二)回向的意義。
回向,是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轉給一切衆生,以拔除衆生的苦惱,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214。回向是佛教極爲殊勝而能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門,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蠟燭引燃其他的蠟燭,原來蠟燭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減弱,反而由于點亮其他的蠟燭而使室內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將一粒種子再播種到田裏,種子經過發芽、開花而結成累累的果實。回向的功德猶如聚寶盆,不但能使功德不會流失,反而會轉大。
諸經論有關回向的說法甚多,如《華嚴經疏》列舉有十種回向:
其一、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饒益一切衆生。
其二、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許的功德,發廣大歡喜心,回向法界一切衆生,普獲利益。
其叁、回小向大:將自覺的小乘之心,回向趣于大乘的自利利人。
其四、回因向果: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衆生同證菩提佛果。
其五、回劣向勝:菩薩能夠隨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並且使他回向殊勝的無上菩提215。
其六、回此向證:一切善根回向永離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淨的彼岸。
其七、回事向理:將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
其八、回差別行向圓融行:從千差萬別的現象界,回向圓融無礙的平等法性。
其九、回世間向出世:所有世間善法都能隨順回向出世間216法,心常回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衆生。
其十、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從宇宙萬有如如不動的理法界217,回向本體與現象“相即相人”的理事無礙218法界。
(叁)回向的實踐。
回向是一種無私無我的廣大心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實踐回向的修行,譬如行善之後,課誦或法會結束時,念誦回向文(選擇其一):
其一、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其二、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爲父母,花開見佛悟衆生,不退菩薩爲伴侶。
其叁、願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衆生,皆共成佛道。
其四、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219。
其五、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220,下濟叁途221苦,普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222,同生極樂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管何時何地,言行舉止,起心動念,時時都能與上述等回向文的善行相應,並且將這些功德回向于一切衆生,當下就是佛果,當下就是淨土。
讓我們記住印光大師的教導:“凡誦經持咒,禮拜忏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于地獄、餓鬼、畜生之叁惡道中。若欲再複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爲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 (《(續)一函遍複》)
(四)回向的功德。
實踐回向法門,能使行者223深刻了解因緣224法,而將一切成就歸于大衆,不敢獨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心常清淨,遠離諸毒225,離苦得樂。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會減少,並且能利益更多人,甚至可廣及法界一切衆生,可謂自他兩利,怨親平等。正如《華嚴經》所說:“不爲自己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此人回向得究竟,心常清淨離衆毒。”
總而言之,報祖國恩、父母恩、師長恩、衆生恩,就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就是倫理道德的提升。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就是人間天堂。不僅感激恩德,而且感謝逆境: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爲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爲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爲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爲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爲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
因爲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讓我們記住:一切痛苦、煩惱、不幸和障礙,皆源于損人利己;一切真正的幸福、康樂、好運和吉利,皆源于報效祖國、利益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