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漫說《中阿含》(卷六十)~C 叁、阿那律陀經(218) 四、阿那律陀經(219)

  叁、阿那律陀經(218)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主講人員:阿那律

  參加人員: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阿那律陀尊者應諸比丘之問,而簡答四禅及漏盡爲賢死(命終),尤其是得證解脫生死之漏盡爲極盡!

  本經是諸比丘向阿那律尊者請教有關“賢死”標准的問題,然後阿那律作出回答,提出自己的觀點。主要內容有:

  問:“雲何比丘賢死、賢命終耶?”——此處的“賢死”,是指比丘至臨命終時,心中已無汙穢,已達清淨無染。“死”與“命終”是同義詞。

  答:“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遊者,是謂比丘賢死、賢命終也。”

  問:“比丘極是賢死、賢命終耶?”——這就是比丘達到賢死(賢命終)的最高標准嗎?

  答:“比丘不極是賢死、賢命終也。”“若比丘得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于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比丘賢死、賢命終也。”——其實比丘如果能做到離欲、離惡不善之法,乃至得四禅成就遊,實際上這還不能算“賢死”的最高標准。那麼什麼才是最高標准呢?就是成就六種神通(天眼、天眼、神足、他心、宿命、漏盡通),在此基礎上,再把生死問題徹底解決了,不更受輪回的束縛,這就是賢死的最高標准。

  四、阿那律陀經(219)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主講人員:阿那律

  參加人員: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尊者阿那律陀爲諸比丘們講說:見質直、得聖戒,修四念處、四無量心、四空定,得漏盡,爲之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

  前面的《阿那律陀經》(上,218)主要是探討比丘“賢死”的問題,在這裏,諸比丘繼續提問題,然後由阿那律回答。當然,這還是圍繞著“命終”的話題,即“雲何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我們若將二經進行對比,可以發現二者所講的,實際上是一回事。

  問:“雲何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耶?”——所謂“煩熱死”,即是在煩熱中死去,或是在煩惱的包圍中死去。

  答:“若比丘見質直及得聖愛戒者,是謂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質直,即質樸正直,不說假話,不非時說,不搞心計,不拉幫結派,等等。“聖愛戒”即聖者所愛之戒,通常是指比丘應持守之戒條。這句話的意思是,比丘若要做到質直,而且視戒如命,便可以稱得上是“不煩熱死”。

  問:“比丘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耶?”——質直與聖愛戒,就是比丘做到不煩熱死的最高標准嗎?

  答:“比丘不極是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在這裏,阿那律提出了更高的標准,那慈、悲、喜、舍等四無量心。

  問:“四無量心是比丘不煩熱死的最高標准嗎?”

  答:“非也。”——阿那律接著指出了四無色定的標准。

  問:“四無定乃是比丘不煩熱死的最高標准嗎?”

  答:“非也。只有超越了四無色定,達到“想知滅身觸成就遊,及慧觀諸漏已盡者”,才能稱作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的最高標准。”(09/10/16/)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