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漫說《長阿含》(卷二十)~A 六、世記經·阿須倫品

  

  (卷二十)

  

六、世記經·阿須倫品

  

  本品大意:本品敘述阿須倫(阿修羅)王所住的宮殿莊嚴校飾的情形,以顯阿修羅王也和諸天神同樣的具有其福報威神之力。其居處爲須彌山之北的大海水底,其處有阿修羅王遊戲娛樂的宮殿園林。  

  

  首先我們需要對阿須倫(阿修羅)有一個大體的認識。阿修羅是六道之一,十界之一,指以戰鬥爲事的一種鬼類。意譯爲非天、不端正、非善戲、非同類。又略稱修羅。阿修羅原爲印度最古諸惡神之一,與帝釋天率領的天族對抗,戰爭無數,最後被天帝釋戰敗。在佛教裏,則與乾闼婆、緊那羅等同爲天龍八部,守護釋尊。

  

  諸經中有關阿修羅的故事甚多,一般都稱阿須倫之形廣長八萬四千由旬,口縱廣千由旬。連日月之王都畏懼叁分,一見阿修羅便頓失光明。因此,印度人相信,如天空中出現日蝕或月蝕,便是阿修羅進犯日月的結果。

  

  有關阿修羅的業因,諸經多說嗔、慢、疑叁種。《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則列舉十種能令衆生得阿修羅報之業因:(1)身行微惡,(2)口行微惡,(3)意行微惡,(4)起憍慢,(5)起我慢,(6)起增上慢,(7)起大慢,(8)起邪慢,(9)起慢慢,(10)回諸善根向修羅趣。

  

  至于阿修羅所受的業報,《正法念處經》卷十八說有二種:(1)鬼道所攝,即魔身餓鬼,有神通力;(2)畜生所攝,此種阿修羅住在大海底須彌山側。《首楞嚴經》卷九,則依胎、卵、濕、化四生而分四種。《正法念處經》並謂有四大阿修羅王,統禦諸部下與天衆戰鬥。即:(1)羅侯阿修羅王,身量廣大,如須彌山王,遍身珠寶,放出大光明,欲見天女而以手障日月之光,令現日月蝕,又以如影、諸香、妙林、勝德等四淫女及十二那由他侍女爲眷屬,且與之共相娛樂。壽命五千歲,以人間五百歲爲一日一夜,少出多減,亦有中夭。(2)勇健阿修羅王,威勢稍勝羅侯阿修羅,以人間六百歲爲一日一夜,其壽六千歲,少出多減,命亦不定。(3)華鬘阿修羅王,威勢更勝,以人間七百歲爲一日一夜,壽命七千歲,有中夭。(4)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威勢或眷屬數皆倍于前叁王,不可稱計。

  

  諸經論中,或別立阿修羅而說六趣,或單說五趣而以阿修羅爲他趣所攝。如《大毗婆沙論》卷172載,有余部立阿素洛爲第六趣;《大智度論》卷叁十謂六道複有善惡之別,善有上中下,即天、人、阿修羅,惡亦有上中下,即地獄、畜生、餓鬼道。此等乃立阿修羅爲一趣之說。另外單說五趣者,如上述《正法念處經》卷十八說阿修羅爲鬼道及畜生所攝。《佛地經論》卷六謂阿修羅種類不定,或爲天,或爲鬼,或傍生。《首楞嚴經》卷九又舉四種類:(1)有修羅于鬼道以護法力成通入空,此系從卵而生,鬼趣所攝。(2)若于天中降德貶墮,其所蔔居鄰于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3)有阿修羅執持世界,力剛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系因變化而有,天趣所攝。(4)另有一分下劣阿修羅,生于大海心,沈于水穴口,此系因濕氣而有,畜生所攝。

  

  關于阿修羅的住處,諸經述及者甚多。《起世經》卷五敘述有四大阿修羅王住在須彌山四面海中,即:(1)在須彌山之東,距山千由旬的大海下,有卑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的住處,縱廣八萬由旬,有七重城壁,王的居城設摩婆帝宮城,縱廣一萬由旬,其中央有集會處,稱爲“七頭”。“七頭”的周圍有四座園林,王與諸小阿修羅輩于此園林遊戲。(2)在須彌山的南面,過千由旬的大海水下,有踴躍阿修羅王的住處。(3)須彌山北面千由旬的大海水下,有羅侯羅阿修羅王的住處。(4)須彌山西面千由旬的大海水下,有奢婆羅阿修羅王的住處。後叁住處各縱廣八萬由旬,七重城壁等悉如卑摩質多羅的住處。

  

  《大樓炭經》卷二說阿修羅的住處有五所。即須彌山下深四十萬裏(一萬由旬)有抄多屍利阿須倫的城郭,廣長各叁叁六萬裏(八萬四千由旬),以七寶所作,有四門,一一門邊有一千阿須倫居止。又此城的東西南北四面各四萬裏(千由旬)有城郭,南稱波陀呵,西稱波利,北稱羅呼(缺東王名),各有叁百阿須倫居止。

  

  另外,《大唐西域記》卷九記載摩揭陀國有一岩岫,印度人謂之爲“阿素洛宮”,其文雲:

  

  “往有好事者,深閑咒術,顧俦命侶十有四人,約契同志入此岩岫。行叁四十裏,廓然大明,乃見城邑臺觀,皆是金銀琉璃。是人至已,有諸少女伫立門側,歡喜迎接,甚加禮遇,于是漸進至內。城門有二婢使,各捧金盤,盛滿花香而來迎候,謂諸人曰:宜就池浴,塗冠香花已,而後可入。(中略)唯彼術士宜時速進,余十叁人遂即沐浴,既入池已,恍若有忘,乃坐稻田中。”

  

  關于阿修羅的形像,亦有多說。《胎藏界七集》卷下列《伽陀經》,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有九頭,頭上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手,唯有六腳,身形四倍于大須彌山。《觀音經義疏記》卷四載,阿修羅有千頭二千手、萬頭二萬手,或叁頭六手,持不飲酒戒,男醜而女端正。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有二臂阿修羅像;《諸說不同記》載,其身赤色,右手執劍,左手握拳。《攝無礙經》及《補陀落海會軌》中載,阿修羅叁面六臂,身青黑色。其六臂分別爲:第一手合掌,第二手各持火頗胝與水頗胝,左第叁手持刀杖,右第叁手持镒。然現存阿修羅像未必與上述所載的形像一致。敦煌莫高窟第二四九窟(西魏時代,六世紀),繪有雙足岔開,立于大海之中的四臂像,後二手向上伸直,掌上置日月;另二手,左手置胸前,右手置腹前,上半身赤裸,身呈赤色。日本現存之作品中,以法隆寺五重塔初層塑像中之六臂阿修羅坐像最古,而以興福寺八部衆像中之六臂像(天平時代)最爲有名。

  

   下面是該品的一些主要內容:

  

  關于阿修羅的居處以及園林階道——

  

  在須彌山北方的大海水底裏,有一羅呵阿修羅之城。縱廣爲八萬由旬,其城有七重,有七重的欄楯、七重的羅網、七重的行樹,都周匝校飾,都以七寶所造而成的。城的高度爲叁千由旬,廣爲二千由旬。其城門的高度爲一千由旬,廣也一千由旬,金城配銀門,銀城即配金的門,乃至有無數的衆鳥,都相和而鳴。阿須倫王所治小城的位置,正當在于大城之中,名叫輪輸摩跋咤,縱廣爲六萬由旬。城的高度爲叁千由旬,廣爲二千由旬。其城門的高度爲二千由旬,廣爲一千由旬。

  

  城內乃別立議堂,名叫七屍利沙。議堂的下基,都是純粹以砗磲爲材料,其柱梁乃純粹用七寶而造的。其堂中央的柱子之圍爲一千由旬,高度爲一萬由旬。在此柱下,有正法座,縱廣爲七百由旬,都雕文刻镂。議堂有四個門戶,都周匝欄楯,階亭爲七重。其議堂的北方,有阿須倫的宮殿,縱廣爲一萬由旬。其議堂的東方,有一園林,名叫娑羅,縱廣爲一萬由旬。其議堂的南方,也有一園林,名叫極妙,縱廣爲一萬由旬。其議堂的北方,也有一園林,名叫樂林,縱廣爲一萬由旬。娑羅園與極妙園的二園的中間,生有晝度樹(香遍樹)。其下圍爲七由旬,高度爲百由旬,枝葉四布爲五十由旬。

  

  在睒摩、樂林二園中間,有跋難陀池,其水很清涼,沒有垢穢,寶塹有七重,都周匝砌廁。在于其池內,生有四種華,華葉縱廣爲一由旬,香氣流布也爲一由旬。其根如車毂,其汁流出時,其顔色爲白的如乳,味之甘有如蜜。

  

  阿須倫王的臣下的宮殿,縱廣有一萬由旬的,也有九千、八千由旬的,極小的宮殿,乃至于千由旬。再往下的阿須倫的宮殿,大的縱廣有千由旬,最小的也有百由旬。

  

  在議堂的北方,有七寶的階道,分別通入宮中、沙羅園、極妙園、睒摩園、樂林園、晝度樹、跋難陀池、大臣的宮殿、小阿須倫的宮殿,各階道都縱橫相連。

  

  關于阿須倫王以及與部衆的遊園之樂——

  

  假如阿須倫王欲詣娑羅園遊觀之時,就會采取念想的方式,邀請下屬一道前往遊觀。被邀請的對象是:毗摩質多阿須倫王、羅呵阿須倫王、睒摩羅阿須倫王、大臣阿須倫、小阿須倫等衆。而這些部臣會自然地得到念想信息,便會及時回複信息,就好像當代的手機短信一樣便利。

  

  在將各部臣召集到一起後,羅呵王身穿寶衣,駕乘寶車,被無數的大衆前後圍繞,詣于娑羅林中。有自然之風,吹門而門自開;有自然風,吹地而令地清淨;有自然風,吹花而使花散在于地,花高至于膝。這時,羅呵王進入此園之後,就開始在那裏共相娛樂,時間長短隨己所願。然後他又去遊觀極妙園林、睒摩園林、樂園林。反正沒事時,他總是玩得很開心。

  

  羅呵王的五大侍衛——

  

  羅呵王常有五大阿須倫侍衛在其左右,他們分別是:提持、雄力、武夷、頭首摧伏。

  

  羅呵王的宮殿乃在于大海水之下,被四種風所護持,它們分別是:住風持風、不動風、堅固風。這些風夾持大海水,懸處在于虛空,有如浮雲那樣,離開阿須倫宮一萬由旬,終究都不會墮落。

  

  此品主要是贊歎阿須倫王所居之處,以及他們的福報、功德和威神。對于這些,由于我們只是從佛經中所得知,從未見過是何形象,所以也談不出什麼具體的想法來。順便說一句,根據《楞嚴經》的記載,阿修羅也有四生。

  

  第一爲卵生,謂若于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第二爲胎生,謂若于天中,降德貶墜,生于彼道,其所蔔居,鄰于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第叁爲濕生,謂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沈水穴口,旦遊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而有,畜生趣所攝。

  第四爲化生,謂有阿修羅,執持世界,勢力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王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而有,天趣所攝。

  

《漫說《長阿含》(卷二十)~A 六、世記經·阿須倫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