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漫說《雜阿含》(卷四十八)~K 1284經:本人敘述六位天女各自述說生天因緣。

  

  1284經:本人敘述六位天女各自述說生天因緣。

  

  佛陀在說法時,一再強調說行五戒十善,殁後可以上升天界,做一回長壽且無憂的天之驕子。具體來說,升天需要具備哪些要件?本經中的六位天女,皆各自敘述了自己生天的因緣。

  

  第一位天女:“若男子女人,勝妙衣惠施,施衣因緣故,所生得殊勝!施所愛念物,生天隨所欲。”這裏所說的是布施衣物,布施的對象乃是出家修道人或者是貧窮勞苦大衆。而“勝妙衣”,是指連自己都舍不得穿的好衣服,對自己來說是極其珍貴的。如果將自己都不喜歡的,或者那些破舊衣物拿去布施,其效果就會有所折扣。

  

  第二位天女說:“若男子女人,勝妙香惠施,愛念可意施,生天隨所欲。”這裏的“勝妙香”,是指高級香料。印度由于天氣炎熱,身體上經常要塗些香料以保護皮膚,而且可以去除各種邪瘴之氣,使人清淨莊嚴,故名貴香料顯得很搶手。將珍貴且可意的香料去布施給他人,這無疑是極大的布施。

  

  第叁位天女說道:“若男子女人,以食而惠施,可意愛念施,生天隨所欲。”所謂“食”,即是我們平時滋養色身、賴以生存的各種食物。我們常說四事供養,是指飲食、衣服、醫藥和臥具四種。此四事乃每日所必須,佛菩薩尚且必須,更何況平常泛泛之輩呢?故供養僧俗飲食,讓他們身心得以安樂,功德莫大焉!

  

  第四位天女回憶了她前世曾經爲奴婢的一些情形:“憶念余生時,曾爲人婢使,不盜不貪嗜,勤修不懈怠,量腹自節身,分餐救貧人。”雖然身爲供人差遣的奴婢,但是從來不偷不貪,而且節衣縮食,將自己省下來的飯食拿去救濟貧窮之人。奴婢的命運絕大部分是悲苦的,就像《紅樓夢》裏的那些丫環,諸如晴雯、襲人、鴛鴦、平兒、香菱、紫娟等人,最後的結局都不那麼圓滿。像這位天女在前世能具備如此菩薩心腸,實在難得稀有。

  

  第五位天女也回憶了她的前世:“憶念余生時,爲人作子婦,嫜姑性狂暴,常加粗澀言;執節修婦禮,卑遜而奉順。”這裏是講述如何處理好姑嫂之間的人際關系,其核心是一個“禮”字,禮爲處世爲人之根本。而這個“禮”的具體表現則是貴賤、尊卑、長幼、親疏等方面皆處置得當且有序井然。經中提到了“卑遜”與“奉順”兩方面,我們知道,姑嫂之間、婆媳之間最容易引發家庭糾紛,如果大家互不相讓,就很容易把關系徹底搞僵。

  

  第六位天女述說了自己對于出家二衆的尊崇與禮敬:“昔曾見行迹,比丘比丘尼,從其聞正法,一宿受齋戒。”就是說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遇比丘比丘尼,在聽聞了他們的教法之後,便對佛法生起了信心,並立即在出家法師跟前接受齋戒。齋戒可不容易,將心垢清除叫作齋,將身的過患悉數蠲除叫做戒,所以做到齋戒,可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最後總結一下六位天女的生天因緣。她們的生天因緣分別是:

  

  1、布施勝妙衣;

  

  2、布施勝妙香;

  

  3、惠施飲食;

  

  4、雖身份低賤仍不忘記救濟貧窮;

  

  5、奉行“禮數”,正確處理好家庭倫理關系。

  我們也可以這麼說:這些生天要件,實際上就是佛教倫理觀的再次展現。(3.29.)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