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經~1220經:此叁經是婆耆舍尊者以偈而贊歎佛陀。
1228經中佛陀向諸比丘講說了四法句偈。偈的內容爲:
賢聖善說法,是則爲最上。
愛說非不愛,是則爲第二。
谛說非虛妄,是則第叁說。
法說不異言,是則爲第四。
以上四法句偈的主要是:第一要善說,第二要愛說,第叁要谛說,第四要法說。善說就是善于說法,運用種種善巧方便的方法能夠讓聞法者聽得明白且易于接受,把最殊勝的佛法讓普天之下利益均沾;愛說就是愛語,就要發菩提心,運用自己的特長把佛法向廣大信衆廣爲流布,善用法布施于衆生,讓大家生歡喜心與贊歎心;谛說即真實說,不說假語,不打妄語;法說即是依正法而說,嚴格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緣去說法,不能自創一套,不能信口開河、隨意杜撰。
婆耆舍尊者對佛所說的四法句偈進行了一番贊歎,實際上也是一種廣爲解說:“若善法者,于己不惱迫,亦不恐怖他,是則爲善說。所說愛說者,說令彼歡喜,不令彼爲惡,是則爲愛說。谛說知甘露,谛說知無上,谛義說法者,正士建立處。如佛所說法,安隱涅槃道,滅除一切苦,是名善說法。”這樣的解釋可以說加深了我們對佛陀四法句偈的認識:善說即于己于人都不會心生苦惱;愛說是說法能令他人生起歡喜心,並能從此不會再去爲惡業;谛說即如實而說甘露之法,使人止惡向善;法說就是引導大衆向著安隱涅槃的道路邁進,少走彎路,更不能南轅北轍。
在1219經中,婆耆舍尊者以偈來贊歎佛陀及諸比丘。“爾時,尊者婆耆舍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冢間”,當他知悉佛陀及諸比丘在王舍城的那伽山側時,便前去拜見佛陀,並說了一些贊歎的偈頌。而在1220經中,佛陀爲諸比丘講述四谛法,婆耆舍以良醫作譬來贊歎佛陀。“一時,佛住波羅柰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爲比丘衆說四聖谛相應法,謂此苦聖谛、此苦集聖谛、此苦滅聖谛、此苦滅道聖谛。”關于四谛法門我們都很熟悉,不需要再作解釋。婆耆舍贊歎佛陀的偈頌內容是:“我今敬禮佛,哀愍諸衆生,第一拔利箭,善解治衆病。迦露醫投藥,波睺羅治藥,及彼瞻婆耆(名醫),耆婆(名醫)醫療病。或有病小瘥,名爲善治病,後時病還發,抱病遂至死。正覺大醫王,善投衆生藥,究竟除衆苦,不複受諸有!乃至百千種,那由他病數,佛悉爲療治,究竟于苦邊!諸醫來會者,我今悉告汝,得甘露法藥,隨所樂而服。第一拔利箭,善覺知衆病,治中之最上,故稽首瞿昙!”此偈意思大體上有兩層,第一是世間有很多醫術高明的名醫,他們也的確治愈了很多疑難雜症,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從此可以徹底根除並永不再犯。第二重意思是,世間名醫無法治愈的疾病,佛陀卻是能手到病除,並且決不會再複發。凡是經佛陀治愈的病人,都可以從此離苦得樂,永遠不會再受到疾病的折磨。所以佛陀又號稱“大醫王”,具備“四法成就”,這“四法成就”即是指“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對治,當來更不動發”(雜阿含389經)。(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