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經、932經的重點是談“六念”,摩诃男請教于佛陀:“若比丘在于學地,求所未得,上升進道,安隱涅槃。世尊!彼當雲何修習,多修習住,于此法、律得諸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所謂六念就是念佛法僧、念戒、念施以及念天。
1、念佛:念如來十號,念佛功德,念佛隆恩。
2、念法:時時將佛之教法系念于心,現法能離生死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法,緣自覺知。
3、念僧:世尊弟子皆爲四雙八定之大覺者,其淨戒定慧叁者悉皆具足,應該承事供養,此爲世之良福田。
4、念戒:不壞、不缺、不汙、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
5、念施:我得善利,于悭垢衆生中而得離悭垢處,于非家行解脫施,常自手施,樂行舍法,具足等施。
6、念天:若有正信心者,于此命終,生彼諸天。如是念天者,不起念嗔癡,其心正直,緣彼諸天。
“六念”的共同功效主要有:不會生起貪嗔癡叁毒,其心正直,可得如來義、如來正法,得隨喜心,得歡悅、身猗息、覺受樂、心定,于凶險衆生中,無諸挂閡,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932經總列了十一法,即信、戒、聞、施、慧五法,加之念佛、法、僧、戒、施、天六念處,共爲十一法。佛陀對摩诃男稱若聖弟子奉持並成就此十一法,“則爲學迹,終不腐敗,堪任知見、堪任決定,住甘露門,近于甘露,不能一切疾得甘露涅槃”。佛陀在這裏同樣也講到了修學十一法的次第與漸進的過程,所謂“譬如伏雞伏其卵,或五或十,隨時消息,愛護將養,正複中間放逸,猶能以爪以口啄卵,得生其子”。只要弟子們能努力地堅持事行此十一法,即使速度緩慢,也同樣可以達到成就的那一天,故而佛陀說修習十一法,“不能一切疾得甘露涅槃”,這是很正常的。第933經講十二法,即信、戒、施、聞、空、慧六法,再加六念,共爲十二法。“正信爲本,戒、施、聞、空、慧以爲根本,非不智慧”。在此六法基礎上,再修六念法,可以達到“諸惡退減不增長,消滅不起,離塵垢,不增塵垢,舍離不取;不取故不著,以不取著故,緣自涅槃”。(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