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經講述八邪道與八正道的差別,所謂離八邪道而修八正道。爲什麼要遠離八邪道呢?作爲比丘當要觀察與思惟,“當作非義不饒益苦”;而修習八正道,則可以“以義饒益,常得安樂”,這是二者的根本差別,故應該修正而棄邪。771經至774經敘述生聞婆羅門來造訪佛陀,問“雲何非彼岸?雲何彼岸”,這個問題比較實在。我們常說“同登彼岸”,這個“彼岸”究竟是指什麼地方?一般而言,迷爲此岸,悟爲彼岸;生死爲此岸,不生不死即涅槃爲彼岸;煩惱爲此岸,清淨爲彼岸;凡夫爲此岸,賢聖爲彼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總而言之,斷除生死、煩惱二流,抵達安住不動的理想境界,即爲彼岸世界。而在本經之中,佛陀將八邪道比作此岸,將八正道比作彼岸,“邪見者,非彼岸;正見者,是彼岸”,而八正道正是通向涅槃的必經之路。故佛陀在偈頌中說“希有諸人民,能度于彼岸;一切諸世間,徘徊遊此岸”,這是對有情身處此岸境地的無限同情與哀愍。佛陀爲了能使我們都能夠平安抵達彼岸,于是爲我們准備了衆多的船筏供我們選擇。當然,在更多的時候我們卻容易犯糊塗,認爲此岸世界是快樂的而且是永恒的,彼岸世界看不見摸不著,都不願出離。所以我們有時候講萬法皆妙法,只要深入經藏就必然會智慧如海,有所成就;然而對于不願出離、不願登上解脫之舟的人們而言,再好的法門也是毫無用場,所謂“法雨不潤無根草”,即是此理。
775經~781經所謂經義大體相仿,主要是敘述正思惟的重要性:若不正思惟,便使善法日損而不善法日增,並生起八邪道;而若正確思惟則善法日增而惡法日減。佛陀說“于內法中,我不見一法能令未生惡不善法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廣,如說不正思惟者”。這裏的“內法”是指世尊所說的正法,即佛法。在所有佛法之中,如老實踐修,惡不善之法自然不會增長,也不可能增長;相反,若不正思惟者,則使惡不善法生起並增廣,“不正思惟者,未起邪見令起,已起重生令增廣”,這便是嚴重後果。所以在修習八正道中,需要有正知正見,需要有正思惟。其中778經、779經、780經敘述善、惡知識的差別,所謂惡友會使不善法生起並增益八邪道,而善友則能使其不生惡法,消除八邪道而生起八正道。(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