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規與佛規

  人規與佛規

  佛菩薩利益衆生的時候,有四種竅訣:隨順親友、秉性正直、心地善良、仁義道德。這是清淨的人規法,佛菩薩就是通過這些善巧方便來利益衆生的。

  隨順親友,就是我們的言行應該恒時隨順親友,不是偶爾隨順。而我們大部分人都有個性,自以爲是,脾氣倔強,不恒順衆生,不隨順自己的親朋道友。人品是學佛的基礎,無論是修小乘還是修大乘,都要有這個基礎。如果沒有仁義道德做基礎,你無法能夠學佛。

  秉性正直,心地善良,就是我們應該以一顆正直、善良的心,善待所有的人,對每一個人都不能有惡意。他人有困難的時候,自己要實實在在地去幫助,希望他人得到好處。

  仁義道德就是認真老實。賢善的人品是學佛修行的基礎。如果自己想得到長久的利益,就要先去利益他人,這是一種竅訣。你去幫助、善待他人,他人以後也會幫助、善待你。你去幫助、善待更多的衆生,最後他們都會來報答你,這樣你得到的利益和幫助就多了。這是一種清淨的仁義道德,叁世諸佛也是通過這樣的善巧方便來利益衆生的。

  在人道,要做一個標准的人,要做一個好人,首先要孝順父母,孝順師長。孝順就是知恩、念恩、報恩,要知道父母、師長對自己有極大的恩德,所以要時時刻刻憶念這些恩德。僅是念恩還不行,還要報恩,就是要盡心盡力地爲他們做事,回報他們。從世間的角度來講,能做到這叁點,才算是個好人。

  我們學佛修行,想做菩薩、做佛,那就要發大心,擴大心量,把心放開。念恩的對境不僅是今生的父母,還要擴大到所有的衆生。佛法裏面講,所有的衆生都是我們的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只是我們今生今世想不起來而已。我們不能恩將仇報,不能傷害這些衆生,一定要報答他們的恩德。否則,就違背了人規,違背了佛規,也違背了事實的真相真理。

✿ 继续阅读 ▪ 自性的回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