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經(那羅揵陀經):本經敘述舍利弗贊歎菩堤之超絕。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拜見佛陀,對佛陀說:“世尊!我深信世尊,過去、當來、今現在,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世尊菩提等者,況複過上?”這裏主要是指佛陀的“菩提”十分超絕,世間無出其右。“菩提”意爲“覺”,此處指佛陀所證悟的境界難思難議。
佛陀首先對舍利弗的這種“深信”表示贊賞,但隨後問了舍利弗叁個問題:
1、你是否能審知過去叁藐叁菩提佛陀(正等正覺)所有增上戒(對戒律的強化持守,防止行爲、語言、思想叁方面的過失)。
2、你是否了知過去正等正覺之法、慧、明、解脫、住。
3、你是否了知未來正等正覺所有增上戒、法、慧、明、解脫、住。
舍利弗的回答是:“不知,世尊!”
佛陀聽後,反問道:“汝若不知過去、未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中所有諸法,雲何如是贊歎?于大衆中作獅子吼,說言:我深信世尊,過去、當來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世尊菩提等者,況複過上?”
那麼佛陀的“菩提”的高妙,舍利弗贊歎的根據是什麼?舍利弗回答說:“世尊!我不能知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之分齊(心之作用),然我能知諸佛世尊法之分齊(法次第作用)。我聞世尊說法,轉轉深、轉轉勝、轉轉上、轉轉妙,我聞世尊說法,知一法即斷一法,知一法即證一法,知一法即修習一法,究竟于法,于大師所得淨信,心得淨。”不僅如此,舍利弗將佛陀譬喻爲一位城門的守門人,“譬如國王有邊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堅密,唯有一門,無第二門,立守門者,人民入出皆從此門,若入若出,其守門者,雖複不知人數多少,要知人民唯從此門,更無他處。”守門人對出入城門者,自然是曆曆在目,看得很清楚。從這個角度上講,“我知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如來、應、等正覺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就是說,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他們修習的法門是基本相同的,沒有實質性差異。這個共同法門便是“四念處、七覺分”,因爲這些既是入佛道的基礎,也是修習佛道不可回避的共修法門。不僅他們自己安住于四念處、七覺分,同時讓所有修習佛法的人,皆能安住于四念處與七覺分,從而斷除五蓋,共趨涅槃。(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