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經(佛陀經):
本經敘述佛陀告訴婆羅門,有關何謂“佛陀”之事。
有一位婆羅門向佛陀請教:“瞿昙!所謂佛者,雲何爲佛?爲是父母製名?爲是婆羅門製名?”——婆羅門是在問:大家都尊稱你爲“佛陀”——據說佛陀乃是超渡世間煩惱的殊勝名字。那麼你爲什麼名叫“佛陀”呢?是父母給你起的名字,還是婆羅門的祭師們給你加封的名字?
佛陀用偈頌作爲回答:
佛見過去世,如是見未來,
亦見現在世,一切行起滅。
明智所了知,所應修已修,
應斷悉已斷,是故名爲佛。
曆劫求選擇,純苦無暫樂,
生者悉磨滅,遠離息塵垢,
拔諸使剌本,等覺故名佛。
分析:
從偈頌內容上看,欲要具備“佛陀”之聖名,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1、具備不可思議的神通,對過去、未來、現在叁世,可以做到明察秋毫;
2、能夠深刻地體悟到世間的無常與無我(成、住、異、滅)、萬法皆苦的實相;
3、智慧通達,了知一切,安住寂滅,永無輪回;
4、從修持境界上來講,永無煩惱,無有束縛,已經達到了最高的覺悟境界。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