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教教育爲和諧世界所必須(第二屆多元宗教與文化對話的國際會議)

  宗教教育爲和諧世界所必須

  第二屆多元宗教與文化對話的國際會議

  二Ο一Ο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孟加拉國達喀爾

  尊敬的總理閣下,尊敬的茲.努濡.伊斯郎博士,諸位學者,嘉賓們:

  大家好!

  此次承蒙大會邀請,參加「第二屆多元宗教與文化對話的國際會議」,非常感謝!會議的主旨爲「宗教和平」。淨空學習佛陀教育五十九年,深深體會,爲欲拯濟今日世界,唯有多元宗教團結合作,共存共榮,方能達成。而多元宗教的團結合作,必須以宗教教育爲根本,各自深入所學經典,相互交流學習,求同存異,團結合作才能産生源遠流長,曆久彌新的效果。今日全世界有超過半數的人口信奉宗教,果能在各宗教長老的引導下,認真學習真主、上帝、佛陀聖賢倫理、道德、因果的普世教育,落實真誠慈悲、謙愛和敬、仁義忠恕的精神,則世界諸多災難,矛盾沖突,確實能有效化解。

  ◎宗教信仰首應重視教育內涵

  「宗教」這一名詞,其在中文的釋義爲:

  *「宗」具有: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叁種意義。

  *「教」具有:教育、教學、教化叁重含義。

  合言之,「宗教」即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值得尊崇的教化。

  *宗教教育-

  宗旨:覺了諸法實相﹙認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效果:圓滿究竟福慧﹙敬愛衆生,發心爲一切衆生服務﹚。

  由是而知,宗教教育,實爲達致和諧社會、幸福人生的指南。若僅重視外在形式,對經典教義內涵未能深解,無法落實,則往往止于信仰熱忱,易受有心人士利用。

  《古蘭經》雲:「真主確實是仁慈的。」天主教、基督教曰:「神愛世人」。孔孟教學的根本是仁義忠恕。大乘佛法的宗旨爲真誠慈悲。故知世間所有宗教的教學宗旨,皆是「仁慈博愛,誠敬謙和」。教學內容,包括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五大類。前叁者爲普世教育,無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應認真學習。後二者則屬少數人深入研究的範疇。

  ◎拯救世界必須恢複宗教教育

  這兩年,我們學習了中國唐朝賢首大師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更加透徹了解宇宙萬法本爲一體,均是自性顯現。一念生起,萬物同時頓現,一有一切有,一滅一切滅,絕無先後次第。猶如電視畫面千變萬化,但都不出于同一個屏幕。不同的畫面,是因爲頻率的波動不同。頻率的波動,可比喻爲心念;心念所起,則萬物隨之顯現。是故佛雲:「一切法從心想生」。

  觀察人類所有的憂悲苦惱、吉凶禍福,世間種種的沖突矛盾,地球各種的天災地變,均是由于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妄生情執,分自分他,由自心的矛盾沖突,擴展至對一切人、事、物,乃至整個自然環境的矛盾沖突。是故災變四起,愈演愈烈。克實而論,天災也是由人心之所感召。佛雲:風災是果,貪心爲因。火災是果,瞋恚是因。風災是果,愚癡爲因。地震是果,傲慢不平是因。若欲化解災變沖突,必須從自我身心做起,真正肯定一切衆生本來一體,萬法本來和諧,如是則真誠慈悲,謙和敬愛之心油然而生。

  《無量壽經》雲:「佛所行處(神聖教育普及之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淩弱,各得其所。」是故化解災難最究竟的根本辦法,即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種種祈禱,雖有效果,但不究竟。唯有普及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徹底轉化人心,才能拯救地球一切繁雜問題,標本兼治。

  ◎恢複宗教教育必須從根做起

  佛雲「戒能生定,定能開慧」,世出世間法的修學,均不離此原理原則。例如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叁家教學爲其精華。而此叁家典籍浩瀚,究其根本,儒家的根是《弟子規》、道家的根是《感應篇》、佛家的根是《十善業》。此叁種教育,是一切衆生心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不分國家、民族、宗教,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果能認真修學,均能獲得真實利益。儒釋道叁家教育如是,一切宗教亦如是。各宗教均有其應遵守的根本戒律。真正落實,心地自然清淨安定。若未能從紮根教育做起,而學習經典,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瓶中之花,空中樓閣,僅成學術研究,實難獲得離苦得樂、轉迷爲悟、轉凡成聖的真實利益。

  ◎長期辦班教學設立實驗樣板

  有鑒于多元宗教團結合作,相互交流的迫切重要性,今年我們在澳洲淨宗學院作實驗,開辦多元宗教課程,禮請新加坡伊斯蘭長老漢尼夫先生爲我們講解《古蘭經》與《聖訓》,澳洲基督教長老彼得先生爲我們講解《聖經》。希望以此抛磚引玉,呼籲各宗教除了宗教祈禱之外,更能認真重視宗教教育,辦班教學,長期不斷,透過網絡衛視向全球人民宣演神聖教育的內涵。並設立一個實驗點,由宗教講師以身作則,帶動全民共同學習真主、上帝、佛陀、神聖真誠慈悲、謙愛和敬、仁義忠恕的至善教育。猶如過去我們曾在中國廬江湯池小鎮所作的實驗,半年之內,民風顯著改善,實爲確證。

  去年初,「二Ο一二」電影全球聯播,給我們很大警示。當今世失其道,民風敗壞,道德淪喪。身爲佛弟子,于此信息,不能忽視。爲幫助世界消災免難,唯有自己認真斷惡修善,克盡本分。果能以神聖真誠慈悲、謙愛和敬、仁義忠恕的精神落實于生活工作中,不斷提升自我靈性,則種種行業皆是爲衆生服務的神聖事業。而在所有的事業中,以講經教學,弘揚神聖教育,幫助衆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爲首要。是故世間所有宗教的創始人,皆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義務工作者。如上帝教學叁年,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釋迦牟尼佛教學四十九年,皆是以身作則,日無間斷,行住坐臥、語默動靜與真誠慈悲相應。因此宗教信仰者,必須深刻認知「宗教教育,的爲和諧世界所必須」,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盡職,落實倫理、道德、因果教育,自行化他,如是則多元宗教共存共榮,和諧社會、大同世界指日可待。

  淨空八四老叟,唯以此淺薄心得,供養諸位仁者大德,敬祈指教!

  敬祝

  大會圓滿成功法緣殊勝

  諸位長者福壽康甯吉祥如意

  釋淨空二Ο一Ο年十一月二日

  印度尼西亞回教夏利.悉達亞都拉回教大學榮譽博士

  澳洲淨宗學院院長   

  澳洲昆士蘭大學、格裏菲斯大學榮譽教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