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
◎曙正
夫婦也爲五倫之常。佛教特別重視家庭的價值,強調維護家庭的穩定,佛陀要求已婚佛子在家庭生活中要愛護妻子,撫養子女,盡一個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印光大師講道:“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恪盡己份。”在茫茫人海中,兩個人從相遇相知,再到建立家庭,談何容易,這需要累生乃至累劫的因緣方可成就;但是能夠珍惜因緣,守護好婚姻,則更爲不易。衆生皆有我執,能有緣在一起生活,朝夕相處之間,怎能一點矛盾都沒有?這就需要彼此之間包容體貼。《無量壽經》有雲:“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中,同時也生活在一個“相待”的世界裏,世間的大小方圓、長短高低是相對,而人際關系的遠近親疏則緣于相待,就是人們通常說的,你待我如何,我便待你如何。文化名人胡適曾經說過:“要怎麼收獲,先怎麼栽培。”殊不知,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我執”與“我見”,于是凡事只知要求別人,不知反省自己。而家庭中,乃至社會上、國際間的的一切糾紛、爭執,也都源于“我執”與“我見”。因此,欲要家庭美滿和睦,則要放棄“我執”與“我見”,擺脫自私自利,多行付出與奉獻,以自身的溫暖、清淨去影響和感化家人。
摘自《吉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