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法門無比超勝

  淨土法門無比超勝  

  淨土法門在佛的一代時教當中屬于特別法門,非常不可思議,是佛果地上的功德全體給衆生。極爲方便、簡易、圓頓、究竟。

  當我們知道本具佛性,知道輪回之苦,有解脫的渴望,相信有解脫的彼岸的存在,就開始修行。凡夫一般會走通途佛法的道路。其特點是靠自力修行,修戒定慧、六度萬行對治煩惱,斷一分惑,證一分真。見思惑斷盡,出分段生死;斷塵沙惑、無名惑,出變異生死。超越兩種生死到達成佛的彼岸。這種修行一般要經叁大阿僧祇劫,生生世世都要去修行佛道,但這個過程充滿風險。你轉生之後,不能保證繼續得人身,又被富貴所迷。常常進一退九,墮落叁惡道。所以這條修行道路成功的人少,滯留在叁界的人多。不要說一般凡夫,大修行人可能都會滯留。佛有個偈子:“魚子庵羅花,菩薩初發心,叁者因中多,及其結果少。”菩薩初發菩提心的多,最終能夠成佛的少,這是靠自力修行的難行道。

  所以阿彌陀佛作法藏比丘時,見證到我們這些衆生自力修行很難成就,他發願要建構一個清淨莊嚴的淨土,度十方所有衆生都到那去修行,得佛力加持快速成佛。思維五大劫施設一個讓衆生能夠往生的簡易方法——建立南無彌陀佛的名號來度衆生。無論上根利智還是愚夫愚婦,乃至五逆十惡的罪人都平等普度。只要衆生能稱念佛名並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這個念佛人臨命終時就拿著蓮臺來接引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一到那,從蓮花出來就具有佛的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紫磨真金色。馬上就是阿郫跋致(不退轉)菩薩。用通途的教典來看,破一品無明以上才稱爲阿郫跋致。在這個世間要破無明太難了。破見惑都像斷四十裏的急流水,何況思惑,塵沙惑。

  淨土法門以佛的果地覺作衆生因地心,全攝佛功德爲自功德。因赅果海,果徹因源。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煩惱不斷自斷。它這種轉換性非常巨大,你只要信願念佛,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兒子。佛所有的財富,就是你的財富。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莊嚴,你不僅能享受,還有所有權。透過信心,就能成功。

  淨土法門至簡易、至圓頓,全體建立在佛的智慧、悲心層面上。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大智慧善巧不是凡夫的境界。我們都有俱生我執,自私自利,沒有同體的觀念。所以就很難理解佛的智慧,很難理解淨土法門。但有善根、有佛緣,尤其是有淨土緣分的人一聽他能相信。

  淨土法門是無問自說,因爲衆生問不出來。衆生的根基,福德因緣到了,佛就趕緊要宣說。衆生只要能夠相信,發願求生淨土,今生修行就得到了大圓滿。

✿ 继续阅读 ▪ 出世入世皆圓滿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