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那裏,風光晴好!

  那裏,風光晴好!

  青燈古佛,馨香一柱、木魚幾擊,這也許是很多人心中所勾勒的學佛人的生活。文人墨客對學佛人的生活大多描繪出這樣一副卓然于世外的情景。其實,若內心未曾解脫出來,無論你身在何處,仍然還是被束縛。 

  一個出家人是幸運的,因爲他們看到了希望。但是,在家人也並非沒有機緣成就。這條學佛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你的煩惱習氣不會因你皈依的那一刻而一掃而空;若不去改變心態,你所遭遇的也不會因此而煥然一新,因爲一切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人心紛擾,無論是淨地還是紅塵,但歸根結底還是你自心紛擾。 

  

  大地遍滿荊棘,你是試圖將大地鋪滿牛皮,還是爲自己做一雙鞋子?佛法中雲,自度方能度他,自利方能利他。 

  

  偶然讀到這樣一段故事:舍利弗發心修菩薩道行大乘布施,他不但願意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田園、財産等所有的資身物件很歡喜地布施給人,他最後甚至連身體、性命,也毫不吝惜地願意布施給人。發這樣真切的願心,可以說,驚動天地,所以就有一個天人想來試試他的道心。天人化現一個二十余歲的青年,在舍利弗必經的路上等候。他向舍利弗索要一只眼睛以治療母親的疾病。舍利弗當即下大決心,勇猛忍苦地把左邊一個眼珠用手挖出。結果,青年大叫道:“誰叫你把左邊的眼珠挖下來呢

  我母親的病,醫生說要吃右邊的眼珠才會好呢?”舍利弗沒有怨怪他人,而是怪自己怎麼沒有問他一聲再挖眼珠,于是又把右邊的眼珠挖下給他。青年接過舍利弗的眼珠,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說,把舍利弗的眼珠放到鼻子上嗅了一嗅,當即往地上一摔,並罵道:“你是一個什麼修道的沙門

  你的眼珠這麼臭氣難聞,怎麼好煎藥給我母親食用!”然後,用腳踩著舍利弗的眼珠。

  讀到這裏,我已淚流滿面,腦海裏不停思索著:當舍利弗聽到青年人罵他的話,用腳在地上踩踏他眼珠的聲音,他心中是怎樣的想法?  

  親愛的道友們,他該怎樣思維才是正確的?

  故事的結局是這樣的:

  

  他終于歎口氣,心中想:衆生難度,菩薩心難發,我不要妄想進修大乘,還是先重在自利的修行吧!舍利弗這樣的心一生起,天空出現很多的天人,對舍利弗說道:“修道者!你不要灰心,剛才的青年是我們天人來試探你的菩薩道心的,你應該更要勇猛精進,照你的願心去修學。”舍利弗一聽,很慚愧,利他的菩薩心又再度生起,他當即就成就了不退的道心。

  菩薩的境界非凡夫所能企及,在真正的勇士面前,你才會發現自己是如此渺小與可憐。但是,這終究是一個大乘種姓者要努力做到的。作爲大乘行者,你一定要發心,在因地時就應該力所能及地承辦利衆的事業。與其說,你替上師叁寶做事,不如說是上師叁寶給你一個成就的機會,你自己應該珍惜。

  我也是發心人員中的一名,我很慶幸。但是,我看這則故事的時候,真的哭了。的確如此,若是沒有真正發心,做事不易。所以,當你發心做事時,能否將這些所謂的“障礙”與“違緣”都看做是佛菩薩的加持或化現?

  穩穩當當地低下頭,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總有一天會達到自己的目的地。那裏,風光晴好!

✿ 继续阅读 ▪ 最重要的是團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