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反省是禅(一)

  反省是禅(一)

  

  古人有“吾日叁省吾身”,佛法裏有忏悔法門。無始劫來,無休止地在六道輪回中串習煩惱愚癡,大恩上師說這種力量極其強大,不用刻意,不經意間就生起煩惱,想攔都攔不住。想不通過方法就能去掉煩惱習氣,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上師在《入行論》中開示說:禅定的違品是心要遠離散亂,身就要遠離世俗,心裏要舍棄貪欲、欲望等妄念。

  

  若放不下世間的貪欲,總是在貪嗔癡慢疑的狀態下,那不是善,算不上大乘修行人。

  我有幸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具德的上師善知識,明白了些許佛理。有佛法就有方法,願以有限的生命沿著智者的腳步,去踐行佛法,去改變自心……

  

  從世間的角度,我還算是有些福報的人吧。但凡事都是從兩方面看的。上師說有利就有弊,正因爲自己有些福報,所以在生活、工作中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不學佛不知道自己的毛病。當以佛法爲鏡子照自身時,所謂的“我”竟然一無是處,簡直不可救藥,才徹心扉地感覺到了“恐怖“一詞的深刻含義。以前所認爲的恐怖,無非就是停留在字面上,有時只是很短的時間。而當聽聞上師開示之後,才發覺“恐怖”一詞真的在自己身上隨處可見,而且自然而然與“地獄”等叁惡道聯系起來……當意識到若再不悔改,真的與叁惡道形影不離時,想到“恐怖”的境真的太可怕了……所以,下定決心從心上入手,以佛法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盡管無始劫來的串習很難改掉,但是上師說只要信心堅定,沒有做不成的事情。若我明白了佛理,卻姑息自己的煩惱習氣,那真的如上師所說:墮入惡趣,出頭無期。

  

  終于下定決心拿自己開刀,對自己下手狠一些。和煩惱習氣較量較量,看看無始劫來的習氣究竟有多厲害。  

  自省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力量,自省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和機緣,使人到達更高的境界。

  《禮記• 樂記》有雲:“好惡無節于內,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這就是反躬自省的最早出處,意思就是說,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我反省隨時了解、認識自己的思想、情緒與態度,從而彌補短處,糾正過失,不斷完善自我。這是積極追求進步的一種表現。

  

  自省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醒,時時不忘反觀自心。讓心堅定的過程就是禅……

  

  願自己每天能做到在上師法相前頂禮,反省忏悔。時時反省自己,用佛法甘露清洗自心,期望能夠每天能進步一點點。反省自己,是收心的過程;反省自己,是穩固心,堅定心的過程。“不怕慢,就怕站。”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會離佛果目標近一些。權當是嘗試吧! 

  

  

  至心發露忏悔可以不受惡果

  《分別善惡報應經》:佛言:複雲何業而不得果?所修惡業回心發露。省悟前非思惟嫌厭。心念口言作意專注重重忏悔。此業雖作而不受果。善業亦然。

  ----從這段經文看,至心發露忏悔可以不受惡果。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

  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佛說業報差別經》

  若起殷重心,一念求忏悔;

  如火焚山澤,衆罪皆銷滅。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忏,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若能如法忏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

  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並巨海,

  忏悔能燒煩惱薪,忏悔能往生天路,

  忏悔能得四禅樂,忏悔雨寶摩尼珠,

  忏悔能延金剛壽,忏悔能入常樂宮,

  忏悔能出叁界獄,忏悔能開菩提華,

  忏悔見佛大圓鏡,忏悔能至于寶所。”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叁

  

  (文/慈緣)

✿ 继续阅读 ▪ 反省是禅(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