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寒假參學記

  寒假參學記

  ——本叁班:釋義睿

  時光婉然,轉眼已過陳年,隨著假期的腳步也出去參學了幾個道場,感觸頗深。

  坐在馳走的火車上,聽著震耳欲聾的汽笛聲,就踏上了回到故鄉的旅程,看著鐵路兩旁的鮮花殘渣枯木殘枝,內心就越發的感悟到了世事無常,頓時想起那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來。也許在幻想中的一切是美麗的,但現實中卻不然。聽著乘務員一次次的報站聲,那闊別的故鄉到了。

  回到常住寺院,放下背包,放下疲憊吧!稍稍收拾一下房間,就去頂禮師父。跟師父說了些寺裏的事情,師父說:“心量要大,才可擔當。”

  在之後一段時間的日常生活中,與居士對話,才確切的了解很多在佛學院裏不知道的事,也理解了現代佛教所應該走出的弘法模式。在學院裏一直是上課學習,與現實的日常生活就有些油水分離,就像理論是理論、實踐只是實踐,不過也確實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處。在上學期間,總是不注意聽學教理,感覺空洞乏味,沒有實際意義,這恰恰是非常無知的錯誤想法,以爲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一種不穩定的長遠的實踐。也認識到自己的解行上根本沒有入門,遇到一些事情,對境以後才能真正的考驗自己,在學校裏每天都是同齡人之間的玩笑,沒有利益關系,也不涉及政治,但這次出來,也稍微懂得了些許與政府領導打交道的原則。

  在寺院住過一段時間,也就向師父告假,去了安徽褒禅寺上紹下雲老和尚住持的禅宗之沩仰宗道場,大衆和合、僧侶海會,進入禅堂以後紹老開示了現代出家人的一些習氣,也確實體會到了老和尚那種慈眉善目之間流露出的無奈,感觸最深的就是老和尚說:“你作爲一個出家人應該明白自己,知道自己參的什麼禅,身在何處,悟的何人,道是何物?”

  在禅堂坐了一天香後,離開了老和尚的寺院,就去往了律學苑“太姥山平興寺”。在山清水秀的太姥山中間,平興寺拔地而起、建築輝煌,有叁百多位僧衆每天都是次序排班過堂;上課期間一片安甯,只有在集衆的時候,才會看到大衆師父威儀具足、戒行清淨,此行獲益匪淺。

✿ 继续阅读 ▪ 學校裏的寒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