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親近善知識,你做好准備了嗎?

  親近善知識,你做好准備了嗎?

  大二班——釋演弘

  我們總是有很多的憂慮,爲尋找善知識而犯愁,到底去哪裏尋找我們的善知識呢?在大多數人看來,善知識也只是個人心中構想出來的理想化聖人,他有謙虛的個性博大的胸懷,廣博的閱曆,敏銳的眼光,超人的智慧,能審時度勢,懂善巧方便,即通世間法,又懂出世間法,且在修持上有很深的造詣。

  但是,我們在通常情況下,即使有善知識在你身邊,然而因爲他過于平凡和普通,因此也被我們所忽視。因爲我們缺少擇法眼,不能智慧識人,所以理想中的善知識,或者找尋不到,或者擦肩而過,或者無緣相見,或者愚目不識,一而再再而叁地錯過了。那麼是不是沒有善知識了?不是的。

  首先,佛所講的法和戒律是我們脫生死成就無上菩提的基石,可稱之爲法善知識,我們要去認真學習體悟其中的義理,依教奉行,生起正念,發大菩提心。那麼,佛所講經、律、論就成了我們的善知識。

  其次,我們每日親近的常住老和尚,各位教授師也是善知識。因他們的經驗和閱曆都比我們廣,親近他們,聽聞受持善法,必能使我們在參學的路上,用功的方向方法上少走很多彎路。“擇善而從之”這就對了,要能分辨好壞是非,莫要隨波逐流。

  再者,我們身邊的同學,我們的朋友以及社會的每一個人,都應稱爲善知識,爲什麼?因爲沒有複雜的人,複雜的思想影響你,你很難體會得到世間的苦,世間的無常。正是因爲他們的有意無意對你的增上緣,使你一步一步地邁入了佛門,直徑從白衣到比丘。只有在逆境中成長出來的孩子才能在社會上經得起風吹雨打,沒有經曆塵世的苦痛,怎麼能體會到我佛濟世度人的偉大胸懷,怎麼能生出出世間之心呢?所以,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也稱之爲善知識。

  那麼最大善知識是誰呢?有人說是佛菩薩,就我個人而言,自心也是善知識。佛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當我們提起正念的時候,我們這一刻的內心是清淨的,無汙染的。

  當我們用此心,一心辦道常求菩提時,這位善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善知識因緣不同,可謂可遇而不可求,但此心時時刻刻在,你能放下當下,你當下便自在。五欲六塵能汙穢了一個人的思想和靈魂,毀壞他的肉體,但卻不能毀滅這顆“恒常不變,一念靈明”的心,而這顆心,人人具足,個個不缺,他也是我們的善知識呀!

  佛教講“諸善莫作,衆善奉行”。要想親近我們理想中的善知識,首先我們得存一顆摯誠的心,常能提起正念,不忘出家本懷,恭敬叁寶,精進修行,這樣綿綿不斷,終有得遇的一天,世間有一句話:機會永遠是給有准備的人的,沒有錯當你提起正念,一心辦道時,善知識就已經靜悄悄地來到你的身邊。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想要知道這善知識的廬山真面目,那麼請問:你做好准備了嗎?提起正念了嗎?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