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在苦中修煉自己

  在苦中修煉自己

  ——本叁班:能律

  記得剛出家時,常在寺院做些雜務,心常不悅,以爲雜務是居士們發心做的的事。出家人嘛!讀讀經典,研讀佛法。每當有這種心態時家師常常訓導說幹雜務也是修行。古有大德“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之典範。起初不解,滿腹疑惑,家師解之,聽聞佛法,開啓智慧。勞動是在磨練心性,體證滋味。

  隨著出家以後不斷學習,對勞作也有了新的認識。雖不能了解古大德“搬柴運水無不是在修行之法味”,對于勞作也歡喜去做,再不像以前不樂意或是被動去做。

  寺院的勞作繁多,各種勞作都是功德。就拿掃地來說,佛在經中告訴我們,掃地有五種功德:令其心清淨、令他心清淨、衆天神歡喜、造就猛利業、死後往生天界。“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這是常聽的最多的話,培養我們的長遠心,塵土是外在的形象,真正的塵土是我們內心的煩惱。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周利槃特伽鼻根圓通章>中記載,佛陀有一弟子叫周利槃陀伽,出家後由于他無法“憶持”佛陀所教的“伽陀”,所以,佛陀叫他掃地,並告訴他“掃除塵垢”四個字。他專心掃地,叁個月過去了都不記得,經文說:“憶持如來,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後來,他終于明白掃帚只是用來掃外在的灰塵,我們心當中有很多無明、煩惱,使寶鏡蒙塵,也應該把它掃去的道理。于是,他回光返照,專心致志地掃除內心的汙垢,最終證得了阿羅漢聖果。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修行也不例外,也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沒有捷徑可走,這就是爲什麼娑婆世界又叫堪忍世界、苦的世界。我們人從一出生,就是一苦相,無論是富貴貧賤都脫度不了這種苦相。仔細觀察一下人的臉相,兩眼一草頭,口鼻合一不正好是一個苦字嗎?

  “享福消福,吃苦了苦。”古有“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勵志之說。佛教祖師大德嘗言:“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正如“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做好事,吃得苦,修行還是得從苦中求呀!

✿ 继续阅读 ▪ 櫻花之憶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