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正確的心靈定位,才有強勁的精神動力
——本四班:義相
一個處處都能爲他人著想,而不關乎個人得失的人,那他的心胸必定是很開闊的,他的處世態度必定也是很樂觀的,相對于其他凡事只爲自己著想的人,他的煩惱和挂礙也就少的多,更不會擔心自己做了壞事,致使身心輾轉不安,茶飯無味。其實都是自尋煩惱,是自己束縛了自己的身心而不得自在。相反,一個處處能爲他人著想,幫助他人,能給他人利益和好處的人,正因爲他心中坦蕩,所想所作都是利益他人的有意義的事,內心是一片光明,那他即是晚上睡覺也會睡得很踏實。且能以愉快的心情面對每一天,整個人沈浸在快樂中,對自己所作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那就會對自己所做的事越做越歡喜,越做越想做,甚至若讓他停下來不做,他反倒渾身不自在。這就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動力的體現。正是這種精神動力的推動,促使著你不畏艱難困苦,努力去做想要做的事情。試問,還有什麼樣的回饋能比這種使你內心獲得那份無言的欣慰與安甯更珍貴實際的呢?
那一個凡事只爲自己的人,他的精神世界必定是狹小的,他處世與做事的心量就會被局限在有限的空間了,而得不到更大的擴展,由于所緣和所對的境狹小,自己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那是根本感覺和體會不到對自己眼前所作事的意義性,反正只管自己吃得好、睡得好就行,哪還管他別人那麼多。在這種自私自利的情形下,人自然就會變得很懶散,就不會生起頑強的鬥志,也不會生起勇敢面對困難的勇氣!更不會因爲我曾發了怎樣的宏願,或是成就如何的事業,爲了實現這個宏偉的大願和成就眼前的事業,那我就必須得努力奮鬥,這就有一種無形的精神動力在鼓舞著你,支撐你必須這樣去拼搏、奮鬥。從而不敢馬虎懈怠。正是在這種精神動力的促使下,個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意識都會得到成長和提升,心的意志力和應對事物的忍耐力也會在不斷地鍛煉中得到增強。那就是不屈不饒,不畏艱難,奮戰到底的精神鬥志力。有這樣的精神力量做後盾,不管你做任何事情都會成功。
所以,這完全看你是如何的發心和發怎樣的心來決定你的精神動力。若你發的是利益衆生的大心,所緣地境廣大,那你在此過程中就會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在鼓舞著你的勢氣。若你發的是小心小量,所緣的境也非常的狹小,那你相應所得的動力就微小,力量也就微弱。
若你什麼心也沒發,只是隨大流隨順因緣而已,那就容易使你産生過一天是一天,得過且過的心態,又何談有精神動力的鼓舞呢?這都是相輔相成的、相互關聯的。所以,動力完全是自己創造的。
說道這裏那當如何發心,如何抉擇,如何讓自己産生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我想在各自的心中,是否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