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淡然如此美好
——本叁班:法光
在這月明星稀的夜晚,人的心情總是會格外平靜。走在寺院那曲徑通幽之處,陣陣春風拂面而過,初春的夜帶有絲絲涼意,偌大的院落與之往常也多了幾分幽靜。我很享受這樣的時光,可以獨處,可以沈思,也可以與這春景邂逅一番。
緩緩走在鋪滿月光的幽境中,所有的浮躁都會隨之沈澱,然而心也跟著陷入沈思。
此生選擇了青燈古佛,就注定與寂寞厮守相伴。遠離塵世喧囂,那晨鍾暮鼓的生活經年日久之後,有時,愁悶不經意間也會湧上心頭,不管如何使力也抛擲不去那份困頓掙紮。明知梵行路上決不能消極厭世,更不能與世俗中人一樣借一杯酒、一支煙去澆愁。佛陀雖然交給我們遣除煩惱的種種方法,卻不能夠完全領悟其中奧旨。脆弱的我們,總是輕易被煩惱所俘虜。
佛不知在何處垂憐萬千衆生,更不知自己何時能夠成佛,逃離這萬丈塵世。佛說:“心能轉物,即同如來”,這樣的境界似乎非常遙遠。如果要讓自己來诠釋這八個字,我更願意簡單地理解爲:“轉物就是換一個角度來面對人生當中的逆境,以豁達的心來面對生活。如來——就是那顆寂然不動的心,用平實的心,活出那個最真實的自我。”這個風塵世間看似繁蕪鮮活,卻猶如我們躁動的心,從未停歇過。無論身處何地,飄搖的靈魂永遠都擺脫不了煩惱的纏縛。換個角度去看待事物,總會發現不一樣的視野,總會千帆過後就是風平浪靜。
與其讓佛來垂憐我們,不如自己去疊合佛陀的腳印,體會漫漫人生路上的靜美。切莫顧影自憐,徒自傷悲。每個人都是漫漫風塵中的一片流雲,笑看雲起雲落的淡然,才是我們應該擁有的。
今生無望成佛,那就讓自己保存那份成佛所需的良善。
不要讓躁動侵蝕了自己,那怕是傻傻地仰望那份神聖,也將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