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出坡的功德
——本一班:演戒
出坡這個詞還是在我出家以後才聽到的,當時我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問一老和尚,他告訴我說出坡就是勞動,然後我才明白原來出坡就是幹活。今年佛學院每周日都組織同學們一起出坡,今天下午六點半在法師的帶領下,我們都領到了出坡的任務,我的任務就是打掃法堂。
于是,時間一到,我們就各自開始幹起了手中的活,在幹活時不知道怎麼的就想起了出坡的功德,經中有雲,打掃寺廟巴掌許之地,勝掃整個閻浮提洲。近代禅門大德來果禅師曾說:“行道一事,有兩種行:一福,二慧。知初出家,必住叢林,先修福本。”于是,我就一邊幹一邊想著來爲什麼要先修福本呢?在課堂上,教務長慧超法師曾說,所謂修行之人,無福不能成佛,無慧不能度衆。在道場中,不論是掃地或者是種種出坡任務,一點一滴都是布施、供養。若能懂得修福,智慧也會隨之開明。出坡是培養福德之重要資糧,自古就有不少祖師大德,就是在出坡任務中契悟。比如:沩山菜頭、雪峰飯頭、臨濟園頭、馬祖打掃、百丈侍者……。
由此看來,出坡修福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修行路上,出坡不僅能累積福德資糧,亦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百丈懷海曾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可見出坡也是修行。此外,大衆一起出坡,亦能放下彼此的一些知見,增加了解,同舟共濟,不僅廣結善緣,更能創造和諧的氛圍。過去,周利槃特伽因爲吝法,而感得愚癡的苦報,所幸宿世善根不滅,能在大慈世尊教下剃度出家,接受世尊的指導,由外在的灑掃、除垢,進而掃除內心的汙垢,最終開啓本具的靈妙覺性,圓證實相,得到解脫。
在不知不覺中出坡的活就幹完了,我想既然出坡具有種種的功德利益,下次就應當珍惜與把握出坡的大好因緣,時時觀照,開啓本具的菩提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