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生就如一棵樹

  人生就如一棵樹

  ——大叁班:性空

  魯迅先生曾經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寫到:“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雖然我一直不太了解先生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或許能感覺到這是先生在當時的時空因緣下的“呐喊”。不過,因緣巧合的是這一周在上課時法師也給了我們兩棵樹,不同的是,一棵花謝葉落,另一顆枝葉茂盛。

  法師生趣的在黑板上畫出了這兩棵樹,並且問我們,如果非要你選擇一棵最喜歡的樹,你選擇那一顆?同學們一下子被問題給蒙住了,真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過細心一樣,慢慢的觀察黑板上的兩棵樹,同學們也漸漸都有了答案。“我喜歡那棵沒有生氣的樹,因爲它在示現著生死的輪回與無常,從而鞭策我們當勤精進,如救火然。”也有同學說:“我喜歡枝葉茂盛的那顆樹,因爲它象征著希望與收獲,只要我們依教奉行,努力的修學,利益廣大的衆生,就一定能成就智慧華果。”同學們討論的非常熱烈,不管每個人選擇那棵樹,都能說出自己的原因。

  是啊,其實無論我們選擇那一顆樹,都是我們當下心情的寫照。就這兩棵樹本身而言並無誰招人喜歡,誰不招人喜歡。就好像是在旅行的意義,不在于一路的風景,而在你一路上的心情。在人生的道路上,這兩種樹我們都需要,在失落、傷心放棄的時候我們就想想那顆枝葉茂盛的樹,它能給我們帶來希望、信心。在驕傲、自滿的時候,我們就想想那顆花謝葉落的樹,它能給我們帶來生命的無常,給我們以告誡和警醒。

  人生就如一棵樹,有花開葉茂,也有枝葉凋零。

✿ 继续阅读 ▪ 頓悟人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