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地上的梵行
——大叁班:通節
叁門清淨絕非虞,衆等歸依增福慧。佛的福慧具足,所以修行者要積累福慧,以求圓滿無上正等正覺。世上的萬事萬物皆隨緣意,該來的來了,該去的去了,因緣所致,我能得聞佛法而棄俗裝以著伽藍。舍離了紅塵俗世,常住道場修持道業。道場映水月,佛事起夢中,一覺無所有,總是汝富人。我在這裏聞知佛法啓迪智慧,也在這裏忏悔罪業以免輪回,我在這裏開始新的生命曆程,也在這裏經曆著業緣的終結。
事事皆緣,隨遇而安,安住于當下而心無動轉。在這清淨的氛圍中以種種方法來修證身心,對治煩惱習氣。修行的目的是修清淨而已,清淨心所起的作用就是真實智慧,佛法無量法門都要高度的智慧才能成就,叁學次第終落實在慧學上,所以佛法是以智慧爲根本,唯有智慧才能解決問題。那麼怎樣才能拂去塵迷障垢,顯露並保持清淨自性呢?這便是修行者所要行持的行爲。
初說持戒,善護根門。戒的實質是防非止惡,在世間不以規矩成方圓。戒律清規不僅僅是一種製約,而是完善人生的規範模式,不會有暇庇斑駁的缺憾,卻是生命真理的升華。佛子以戒爲師、嚴淨毗尼,戒行圓滿是爲清淨,清淨平等像水一樣沒有波浪,沒有汙染,像鏡子一樣通通照見,照的清楚、明白,照見是要修心,以自悟心性爲主,依據叁藏,在經律論裏面體會佛的教法,遵守佛的教誡,來修證日常生活中的錯誤思想、見解、行爲。
由戒生定,處處循規蹈矩不犯威儀,時時觀照自己的行爲嚴持戒律,讓自己的思想行爲明因識果,去除罪業修積福慧,革除煩惱習氣成就聖道,發無上菩提之心趣入唯一佛乘,這是出家修道的最終目標。那麼在平時能夠識戒、持戒、護戒,不論身處哪裏都能潔身自好,不爲凡俗所動,不被邪魔而染。正所謂“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者是。若簡單來說,就是在各種對境來臨的時候,能如理對治不爲境所轉,降伏散亂心,清淨意識,如如不動。
因定生慧,真正的智慧是從定中來。叁學以戒爲基礎而成就定力,而後引發自性智慧的流露。佛爲智者,于世間示現,在衆生間行持,能夠轉凡成聖,統領大衆。僧衆每天在道場精進道業,即爲勤修戒定慧,祛除貪嗔癡,自淨其意,是爲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