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手劄
——本叁班:正慧
學佛是爲了成佛,想成佛就要有大智慧。有人說成佛太遠,那麼想要過幸福平靜的生活,也要有禅定的功夫。什麼是禅定?簡要言之:“外不著相爲禅,內不動心爲定。”“定伏煩惱,慧能斷之,定淺縛粗,定深系微。”不論修學何種法門,大乘小乘乃至諸位菩薩,都有修習禅定的方便。定力的深淺不同,名相也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凡夫的心念,不是散亂就是昏沈,什麼是煩惱的相貌都不清楚,平時都是隨煩惱而轉,境界現前,明知不對,可是無可奈何,生生世世以這種愚癡相來過日子,輪轉不休。
因爲自己是一名“行貨”凡夫,既沒禅也沒定,粗人一個,也寫不出什麼大道理,只是對自己在初學過程中産生的問題,隨手記錄,以備日後參考。
想要禅修,腰腿是很重要的,它們若出了問題,想要打坐是很困難的。故打坐莫坐風口,切忌著涼,平日也要做好保護。打坐前要經行,時間自己把握,目的在于引導自己把心安住(當然平時也要這樣)。先讓妄念止息,慢步經行,念頭觀照,知腳起落止進,清清楚楚,心無旁物,以七支坐定後,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調呼吸,觀想自己的一切善根變爲白氣呼出,給予一切衆生安樂,一切衆生呼出的痛苦煩惱變爲黑煙,自己來吸入承擔。反複幾次,這樣的觀修功德很大,短時即可積累廣大資糧。平時妄念多,應修數息觀,平時欲重,多修不淨觀。也可以交換進行。此是佛法中二甘露門,非常重要。剛開始時間不要太久,可以反複上述多座,防厭煩退失,沒有禅樂之前是有這樣的問題。千萬不要把禅修當任務,打坐時一直看時間,像等著下班一樣,或一下座心馬上就散了,好像寫作業。這些都是錯誤的行爲。自己也沒那麼重要,沒誰地球都轉,修行是爲自己,佛菩薩不需要你裝樣子,這樣也騙不了佛。你想要幸福,與別人沒關系,不需要自欺欺人。下了座不要緣其他事情,還是經行一下,讓心保持安住。想檢驗自己的功夫,快步也可試一試。上座前十分鍾、下座後半小時不要大小便,此行傷氣。座前一小時切莫飲食,易昏沈。平時飲食知量,對影響禅修的飲食要忌口。平時恒常觀自心,“觀己之過,莫論人非。”一座完畢後,一定要記得回向:“叁世諸佛如何回向他們的善根,我亦如是回向。”
修禅定是日常點滴的功夫,平時也要多聞思,持戒要清淨,要愛樂禅定。只要立下了大願,按此行持,菩提涅槃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