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守住自己的口業

  守住自己的口業

  ——大叁班:能律

  口業是最容易犯的,若以一念嗔心而惡口傷人,將招感無量的苦報。若以清淨的口業利益他人,則有無量功德。惡口,一傷自己,二傷他人。除惡揚善,見到別人爲善,我們要稱揚贊歎,鼓勵他人堅持不退,見到別人不善的,絕口不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若能改過,善莫大焉。”懂得除惡揚善,不僅對社會有利益,對自己有利益,並且還能遣除修學上的惡緣。

  古人常講:“口業是祈福之門。”就是告訴我們言語要柔、要善、口吐蓮花,如蓮行持,就遠離祈福之門。“甯動千江水,勿動道人心。”口業往往是無心的,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就是無意中不善的言語破壞了他人的道心,使他心生煩惱,生退心。于人于己都不利,造了罪業卻還全然未知。九華山有位尼師,常對信徒開示“守住口業,成佛一半”。在佛陀時代,尊者忏梵婆提在他過去生中,聽一位老比丘在講經,他聽後就在旁邊取笑,說老比丘的聲音不好聽,像老牛一樣,老比丘告訴他“我已證得阿羅漢果”。你這樣說將來必受果報,忏梵婆提知道後,極力忏悔,但還是做了五百世的牛。

  《地藏經》雲:“南閻浮提衆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更何況是口業。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今天你說了別人的壞話,將來肯定是要受惡罪的。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皈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