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世尊的一封信
——大四班:道信
尊敬的世尊慈鑒:
弟子經常給父母打電話,給道友們發短信。卻從沒給時時關懷我,期盼我出離苦的世尊打電話,發過短信,真是不幸,世尊原諒我吧!求忏悔,寫一封信給您彌補我的過失,世尊!提婆達多還那麼調皮嗎?求您叫觀音菩薩帶我到極樂世界去串串門,提前預習一下好嗎?
世尊您講的《華嚴經》,弟子讀過了。《華嚴經》裏講到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弟子解讀爲:這是講《華嚴經》的“一真法界”思想,它是一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圓融無礙法界。
在衆人的認知裏,一切源于“一”,“一”不代表一切,“一”是一個,一切代表很多。佛教認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個不爲少,萬千不爲多。一個人,一粒沙,一朵花,皆稱爲“一”,到底誰多誰少,誰大誰小,凡夫總認爲“一朵花”太少,“一粒沙”太小,一個虛空才是大。其實不然,“一朵花”從授種,種子種到土裏,發芽成長,施肥,澆水,還要陽光去照,還要蜜蜂來傳授花粉,要空氣和大地同時來澆灌、滋養,一朵花要吸收宇宙中無窮的能源,才成長成一朵所謂的花。一朵花等同一虛空,等同一世界,正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又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月映萬千”。月亮僅一個可映照不同的水裏,映在無數個不同心情的心裏,月亮卻成了無數個的水中月,無數個不同心境的月亮,月亮能歸到任何的水中,心中任何心境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可以歸到天上的月亮中。
一歸萬法,萬法歸一,一是體,萬法是相。一與萬法是“本體”與“現象”的互存互證,多和一是相待相對的,不是分別的概念,是同源同流的回環,空間的兼容。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教導衆生要像空間那樣去兼容一切,我們與空間,山河大地是兼容的,不是個體的存在,要擴大心量去兼容衆生,兼容生活中的瑣事和身邊的一花一草。
世尊!末學理解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是否正確,請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