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擁有?
——大四班:弘欽
什麼是擁有?對于這個詞的理解,人們往往是自私自利的。總以爲自己所擁有的是別人所沒有的,展現出我們的高傲,卻不知擁有是無常的,其實擁有是一種付出的精神和理念。
我們的擁有只是世間上所謂的名聞利養,可他不是永恒長存的。你不可能長時間的把它抓住,總有一天他會抛棄你對他的依賴,而歸屬于他人,是我們看不清楚擁有的本質,只是停留在唯我主義思想上去執取。佛法的“擁有”可以展現出的是一種高尚品德。比如說:“舍去煩惱你能擁有快樂,舍去焦慮你能擁有平和的心,舍去區內在的貪、嗔、癡,你能擁有戒、定、慧。”這樣的擁有就是高尚的,還能提升我們的善念。菩薩行者舍去了自利,擁有了利他的妙智慧德,從而遊化十方法界行菩薩道,利益有情。說明擁有的同時是一種付出,才能體現出擁有的真正價值。
一個人往往對財富的擁有是天生的貪著者,不懂得和他人分享你的擁有,利用的你財富去做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幫助他人快樂自己,一旦財富消失,那你最後擁有的只能是失落與茫然了。如此狹隘的擁有還不舍去,擁有是我們對自己心態的轉變,運用自身的財富名望去更好地服務社會,利益衆生,那你擁有的是整片藍天,任你翺翔,擁有的是整個大海容納百川。一名智者,在世間以自身的努力擁有的財富,它不足以爲自己而創造財富,它擁有了財富是爲了更好的幫助社會中一切有苦難。有需求的人們,這種擁有有所體現出的精神價值是超越的,是完善的,所以佛在《大般若涅槃經》中說:“如法求財以用布施。”指出了擁有即是付出。一個擁有地位權力的人,它的擁有不足爲了凸顯自身,高高在上,傲視群雄,它擁有權力的宗旨,是爲了給人民謀求幸福和安定,而創造機遇。《法句經·吉祥品》中說:“一切爲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衆生,是爲最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