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認識“和尚”

  認識“和尚”

  ——大叁班:法光

  “和尚”一詞想必絕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對于不了解佛教內部稱呼的世俗人,把“和尚”作爲出家人的統稱,凡見僧人都一律稱作和尚,有“小和尚、大和尚和老和尚”之謂別。佛教在中國曆史悠久,作爲在家人明白“和尚”二字意義的人恐怕就不多了。那到底什麼是“和尚”其中又蘊涵著什麼意義呢?“和尚”一詞梵語“邬波遮迦”,鸠摩羅什大師翻作“力生”,以依師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自古代以來通指懿德高僧,後世用于作爲弟子對師父的尊稱。

  可見“和尚”在佛教中是一個尊貴的稱呼,並非剃除須發、身著染衣就可以稱爲和尚。作爲出家衆,只有具備一定的戒臘,對教理戒律能夠通達,以及有一定的修持功夫和良好德行,成爲衆人的典範楷模、爲之敬仰的對象,才可稱爲和尚。

  “和尚”一詞無論是道德修爲的體現,還只是作爲大衆化的稱呼,都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然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佛法也跟著大勢弘揚,在人們能有更多機會了解佛法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佛教的負面新聞,“和尚”一詞就成了這些新聞的關鍵詞,出家人一並成爲衆人關注對象。由于人們對于佛法以及出家生活的不了解,亦如世間“小姐”“同志”等詞的命運,“和尚”一詞也被摻雜了戲虐的成分,出家人的身份也因此而遭到貶損。

  現今佛教呈現衰微之象,作爲佛教本身存在諸多不足和弊端,迷惑信衆、邪師說法、部分僧人行爲不端等等末法亂象,使佛教接二連叁被推上新聞與論的風口浪尖。同時因佛教內部無法自清,一些漠視道德的不法份子,混水摸魚僞裝成出家人混進佛教招搖撞騙。這種種的內因外因,使“和尚”這一崇高身份遭到人們的質疑,亦將出家人推上道德的審判臺。進而“和尚”成爲世俗人可以隨便調侃娛樂的對象,于佛教徒的宗教情感而不顧,佛教信衆的尊嚴被肆意踐踏。

  那麼“和尚”這一名號,能否重新得到人們應有的尊重,出家人的身份能否回歸其崇高地位,就需要出家人從自身做起,建立正確的信仰價值觀,培養對佛教的責任感。其次保持行爲端立潔身自好,老老實實履踐佛陀的教法,以道德來標示出家人的形象,佛教重現隋唐時的輝煌並非不可能,作爲人天導師的“和尚”們才能再次被人們認可、接受。

✿ 继续阅读 ▪ 夏日裏的凝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