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緬懷海山老和尚

  緬懷海山老和尚

  ——大二班:隆淨

  提到海山老和尚的名字,佛教界人士基本上都家喻戶曉。老和尚于2013年4月24日舍報往生,世壽八十有六。他老人家的一生可謂是戒行高潔,萬衆景仰。聽師父講,老和尚早年修過苦行,習過禅定,親近過宣化上人。到了晚年專們弘揚淨土法門,老和尚長坐不臥,只有病時才會躺下歇息會,即便這樣,老人家還是攝心念佛。後來,老人家多次謝絕諸務,閉關用功,專提一句佛號。出關後,老人家便將自己的修學體驗,專門開示給信衆借鑒。

  老和尚雖然往生了,但是他的身影還在我腦海裏徘徊,爲什麼呢?因爲我曾經親近過他老人家。家師的寺院離萬佛寺很近,只有半小時的車程。又因爲我在德陽什邡羅漢寺受戒的緣故,在受戒期間,有緣親耳聆聽了老和尚給我們宣講了比丘戒本。更加有幸的是,我得到了老和尚穿過的一件袈裟。還曾記得,師父長帶著我去親近老和尚時,他開示我們說:“好好發心”,並告誡我們要持戒念佛。雖然我親近老和尚的次數不多,但是他的言行,一直激勵著我發菩提心,精勤修道。

  現在,再想起老和尚常說的“好好發心”四個字,有了與以前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上了佛學院後,我才知道老和尚所說的“好好發心”大有深意。從大的方面來說,是菩提心、大悲心;站在老和尚專弘淨土的角度來說,可以理解爲欣求極樂、厭離娑婆、速了生死的心;從小的細節方面來說,就是要照顧好我們每個人的念頭,因爲我們的起心動念都會感得現世或來世的果報;或可以說是以佛的心願、行爲,佛的慈悲來開發與轉變我們的身心,乃至整個世界,大家有了這個心的力量就可以轉變主觀世界,也可以轉變客觀世界,所以不要輕視我們的念頭和發心。

  現在,老和尚肉身雖不在了,但他的“精勤修行,持戒念佛”的精神還在激勵著我上求佛道,下化衆生。老和尚開示的四個字“好好發心”,也將伴隨著我走完這一生出家路。同時,也祈願老和尚乘願再來,不舍衆生。

✿ 继续阅读 ▪ 禅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