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存感恩之心
——大叁班:義睿
古德雲:“人存善念,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有惡念,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人生中所遇到的一切對境都是由于我們自身過去世的業力和善惡念所感召來的,正如《地藏經》中:“閻浮衆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就是改造生命的狀態,提升生活的品質,首要就建立對“叁世因果法”認知。確信如是因如是果,我們一切的所得都是過去的因感召的今生的果,進而解決與跳出輪回六道的苦果。由此看來,就應該努力的從因上下功夫來斷除後世之過患。
在“改往修來”的過程中,要有強烈“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念頭來引導我們身體的行爲、語言、思想,因爲對治惡念最有力的方法就是“慈悲”。效學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進而發展到一切有情無情處。
在修習“慈悲觀”之前,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擁有了感恩的心之後,內心充滿善念才能真正地做到“大悲”,“感恩”從字面上也可以看出來就是讓我們從內心上去種善的因,感恩的範圍很廣,包括叁寶、國家、施主、父母乃至于一切我們所依存的山河大地。如果缺少任何一個因緣的成就,我們現在的生活也不會是現在的狀態了,感恩之心常有,就不會去分別人我是非,對于因緣果報有一個更加理智的心態去面對。對于佛法會更加珍惜,通過慢慢的串習,我們的大悲心和菩提心也會逐漸成就的。
佛在《法華經》中說:“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實,于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看過之後,就會對修習感恩心更加堅定了,因爲之所以有我慢和谄曲之心,就是由于我執,對治我執最好的良藥就是通過修習感恩而去肯定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