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
——大叁班 興法
學習之余,偶然與同學談起出家之事,尤其家人對我們的態度。說了許多,無非是恩恩怨怨,甚或是非恩即怨,恩者戀之不舍;怨者施之不得。
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緣故吧!夜來夢中,見家人皆不喜,特別是忽見姐姐迎面現前,更也是如此。我脫口而出說:“姐,我知道,我出家對家裏人來說是無情無義之舉,因不能在家與您分擔孝養父母的責任,甚或有人怨氣很大,您們想法也不無道理,我也深感愧疚……”我又說道:“如果一個公務員拿國家的錢給自己親人享用,那將是什麼?如果一個出家人,或一個寺院的住持,用十方供養的財物給家人享用,那又是什麼?那種因果是多麼嚴重!您們知道嗎?公務員失去的是人民公仆形象,甚至觸犯法律;而出家人會失去道人風範,會遭信衆譏嫌,從而會使其失去信心。”醒來時,才發現很多淚水浸透了枕巾……
其實我們很想得到理解,尤其是家親眷屬,換句話說,那是我們最近的緣,應該是最先度化的,豈不知親人的眷戀或怨氣,都會成爲我們修行的障礙,這種意念障礙牽纏不休,個中滋味不可言說。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因業緣未盡,忍之耐之無奈何……
《金剛經》雲“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此忍非彼忍,通智慧也,於此對他(她)們僅能深表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