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
——大四班:廣秉
人生代代,無窮無已。
你來我往,誰爲先手。
人生如棋,黑白相間。
局裏局外,一生好走。
——《圍棋少年》
人生如棋,一盤很大的棋,他需要我們耗盡一生經曆來下好它,但從古至今始終就無有幾個人可以參透這一盤棋。
我記得“常勝將軍”趙子龍說過一句話:“他用了一生時間來爲蜀國統一天下的藍圖而馳騁沙場,結果只是圍著叁國的戰事圖走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到了原點。”從結局來看蜀國雖然敗了,但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子龍的確用它們的一生來下這局棋,他們也認爲值得去了。
讀叁國的曆史故事結局,我總是有些感慨和惋惜,因爲結局似乎總有些不盡人意,因爲最後結局並不是自己內心所設想的那樣,所以有點“意外”。
回想我們的人生難道不是如此嗎?
很多時候我們本想下好這盤棋或想走好某條路,做好某一種選擇,但似乎過程和結局總是那樣不盡人意,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呢?就算是失敗了,受挫了,這下面的棋你還得走下去,不然你就是個loser,你也得承認自己是個loser。
在電影《中國合夥人》裏,蘇梅在美國打電話的時候說過一句充滿生活哲理和現實生存意義的話:“到底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聽到了這句話,我後來沈思了許久,縱觀這如棋局般的塵世間,我們是否能夠成爲一顆“被人所用,爲己所用”的“關鍵棋子”。
我們總是想著怎樣去改變世界,但我們並不曾真正了解自己,了解全局棋,所以成功率就極低。作爲80後,90後的我們,成冬青,孟小俊帶給我們一種啓示:“流水、青春、光明、以及年輕的我們。”
流水帶走了光明,帶走了遙遠的路程和昨日的夢,以及那遠離青春的笑聲,不知道下次再見的時候,我們又經曆了多少路程?
曾經,那個無知的我已不再熟悉,因爲我們已經不被改變。
最後,我們總是喜歡用多愁善感來回憶初次的青春,因爲我們已漸漸老去,在夕陽下,我們只剩下蒼老的背影……
珍惜,年輕的我們,請下好這局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