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禅與學習《瑜伽師地論》
本叁班:如光
禅爲“禅那”之簡稱,華譯爲靜慮,即靜息念慮的意思。修禅之法有二種,如來禅和祖師禅。如來禅者,如經論所說的四禅八定;祖師禅者,經論之外,曆代祖師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的禅法。慧律法師在《首楞嚴義貫總緒》講道:“無論淨土、密宗、還是律宗乃至各大宗派,若要成就,都要進入禅的境界,然後在禅定中修行”。因此說,禅是基礎,無禅定對解脫來說不可能。所以一切讀誦、禮拜都爲一個目標——得定起修求解脫。
那如何理解和得到禅定呢?《瑜伽師地論》專門解決了這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個人認爲學習《瑜伽師地論》是想要成就學習踐行佛法者的共修必讀的論著,應當在當世大放光芒,特別是修行多年,境界無進展的行者;念佛多年,境界功夫不得力者,都能通過學習《瑜伽師地論》而認識,學習禅定止觀的方法。淨土六祖永明大師曾開示:“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爲人師,來生作佛祖……
簡言之:《瑜伽師地論》爲修行人指明了方向,宣揚《瑜伽》利濟群生;弘揚《瑜伽》成佛作祖。加強止觀禅那的學習,是當前學子迫切所需,也是避免“嘴皮子”功夫的辦法,更是提高道風的有力措施。讓人人有學、有修、有證,從而信心增,在菩提道上精進勇猛,擁有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