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淺談出家不久的沙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淺談出家不久的沙彌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本一班:妙持

  出家不久的沙彌菩提心出發,修行的勁頭相對來是勇悍的。但是由于他們在寺院生活的時間短,閱曆不足等原因,就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首先,能發心出家的人大都是對聖教十分的敬仰的,他們在發心階段看什麼都是完美的,所以大都勇猛精進,用心打理各項事務。然而日子在一天天的過著,沙彌們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挫折,在這種情況下意志薄弱的人便會打不起精神。當這種情境現前時,沙彌們應當努力思維:自己以前在家裏、學校或社會中有沒有一個是不存在煩惱的呢?由于無明,我們在寺院碰到挫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時又思維:出家是自己的選擇,不管怎樣是走在了自己喜歡的路子上,這是一條解脫之路,可以了卻生生世世的煩惱,那麼這一世的煩惱又算什麼呢?挫折,它是打磨被汙垢所沾染的夜明珠的砺石,要用智慧去應對它,而不是望而生畏。這樣如理思維便會使心安穩,出離心得以長養而堅定的踏在修行中之路上。再之,沙彌初出家時被“贊歎、恭敬”之氣氛所包圍,加之自己對于外境所産生的新鮮感,暫時伏住了對親人、家鄉的思念。等這些氣氛慢慢褪去,情執便會顯露出來,他們有的會想沒在家盡孝,愧對父母。此時沙彌們應堅信:出家修行乃爲大孝,是憫利一切有情的偉大事業,這些事情中自然包括“我”的親人。世間沒有用不完的錢,沒有長生的壽,沒有永恒的情,當“我”把“我”的親人渡到彼岸時,彼岸會是無限的“福壽”。

  同時,沙彌所讀佛經相隨較少,或者也讀過許多經典,但由于自己的智慧水平,對佛經的領悟也會較爲膚淺。所以沙彌應避免在居士前大談教理,避免斷章取義去套別人的不是,所以由于對戒律的“開”、“庶”、“持”、“犯”不很清楚,更不要去談論大比丘的是非。

  總之,剛出家的沙彌應迅速樹立基本的正知正見,堅持依大乘佛教思想,也就是法門無有高下,與己相應即是無上妙法。巧用智慧破除安心道場、精進修習的違緣,嚴于律己,寬恕待人,爲自己日後修行開創一個良好的開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