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不是枷鎖
大叁班:寂輪
一提到戒律,就有很多不管學佛與否的人都心生恐懼。因爲不徹底了解戒律的人,總認爲戒律是約束人的繩索。一旦受得佛門戒律,則失去了人生自由。這不能做、那不能吃、那更不能碰。真是既麻煩又害怕。最後都徘徊于佛門之外。殊不知佛所製戒,正是人生旅途的第一安穩住處。
且不論比丘、比丘尼所受具足戒的功德利益,就身處俗家的人來說能清淨受持五戒、八戒,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乃至于只有因緣受佛一戒的優婆塞、優婆夷,能嚴持不犯亦能得到大大的利益。
說道這裏我憶起十年前我在俗家之時在《龍泉寺》受叁皈、五戒那天發生的一則真實故事。
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聖誕這天,寺院舉辦“叁皈、五戒”法會。母親在我的勸說下和我一起去受。法師爲在家信徒受戒前先開示了五戒的義理和持戒的功德利益。同時還講明了五戒不但可以滿分受,也可分受。大家聽後都心生歡喜,紛紛要求受五戒。母親聽完法師開示後,之前心裏對五戒的疑惑和恐懼徹底被消除了。
令我沒想到的是受戒過後,母親讓我帶著她到法師面前講述:她自己除了不邪淫和不飲酒兩戒以外,其余叁戒都犯了,尤其是盜戒。因爲在七十年代老百姓家都比較窮。母親經常拿單位的東西來補貼家用。由于單位很多人都這樣做,並沒意識到這是錯誤的。母親邊說邊忏悔。這時法師說:“知錯能改,永不再造就是持戒。”忏悔過後,母親立刻發心供養叁寶,分別給佛像貼金、印《地藏經》一百本、供養龍泉寺全體僧衆,並發願:此後一定清淨受持五戒。
說來真是無巧不成書。就在母親發心受戒的當天晚上,我們回到家我們剛一進屋。我和母親驚呆了,家裏被翻得亂七八糟。顯然是被盜了。母親箭步跑到臥室,拉開抽屜並打開裏面的小紙盒,看著裏面的一萬多塊錢和金首飾安然地躺在裏邊。此刻,我想那麼明顯的盒子小偷爲什麼沒有打開呢?母親立即給法師打了電話說明情況後,法師說:“因爲你發心受持五戒,並且以真誠心忏悔,乘此受戒功德得以佛菩薩護佑。”自從此事過後母親對佛法升起了更大的信心。更加嚴持五戒念佛。其實最值得慶幸的是,若果那天不去受戒,也許我們的生命也會受到威脅,真是感恩佛菩薩讓我們獲得了生命的安穩。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佛告諸比丘“諸惡鬼神輩,于六齋日,侵害人民,擾亂一切。若所在丘聚郡縣國邑,有持齋、受戒、行善人者,以此因緣惡鬼遠去,住處安穩。”受了戒的人,能嚴持淨戒,每一條戒都有善神的護佑,遇到事情都會逢凶化吉。佛在《遺教經》中說:“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爲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
所以,受戒、持戒是人生幸福的保障,是邁向佛道的准則,而不是約束人的枷鎖,而是成就功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