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緣可斷 親恩難報
《淨土》2012年第6期
作者:果嚴
又是一年的寒假到了,回想一下,我在學佛的道路上已經走過了近十個年頭。在外求學的這些年,我很少回家。雖然兩位老人很理解我在外面的難處,並不要求我什麼,只希望平平安安的就好,但我仍深感愧對父母的養育之恩,這份愧疚,時時刻刻都揪著我的心。最終,這促使我踏上了歸家探親的旅途。
路途中,我就像一滴水融入這春運洪流,伴隨著擁擠而又充滿思念的氣息,我回到了曾經養育我的這片土地。盡管北方天氣寒冷,北風凜冽,但盼望見到父母的那份熱切充滿心田,讓我竟感覺不到一絲涼意。
還未下車,透過車窗就看到母親站在家門口迎接我。很是吃驚,我回來的准確時間並沒有告訴父母,母親是如何知道的啊?或許,這就是“母子連心”吧!看到母親期盼的目光,我心裏一陣酸痛,呼之欲出的眼淚在眼球邊緣泛濫。
車子緩緩地停了下來,因爲不想讓母親看到我激動的樣子,我並沒有急著下車,而是定了定神慢慢地打開了車門。母親看到我,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愣在了那裏。直到我喊:“媽!我回來了。”她才驚醒過來,一把把我摟在懷裏。母親的舉動讓我有點詫異,但我知道,這是母親思念兒子的感情,壓抑在心裏太久的一種釋放。我輕輕地拍了拍母親的背,小聲地說:“別這樣,我這不是回來了嗎?旁邊還有人看著呢!”她這才發現出租車還沒走,連忙把車錢付了,拉著我就向家裏走去。
路上我問:“我爸哪?”母親說:“你爸爸怕你回來凍著,正在你的房間生爐子呢!”(北方取暖都是用暖氣的,所以要提前把爐子點著。)聽到這裏,我內心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父親的愛永遠都像大山一樣巍峨、厚重、沈默,給人以踏實依靠的感覺,而母親的愛就像溫暖的太陽一樣熱情無限、生機勃勃,帶來無窮的溫暖和關愛。看著母親高興的樣子,就像是她得到了寶一樣!是啊!天下的孩子,哪一個不是父母的寶啊!
家裏溫暖如春,這是爸爸在傾訴他的想念。看到爸爸慈祥的笑容,我所有的煩惱,瞬間都煙消雲散了!只有無盡的愧疚……父母真的老了,母親頭上的絲絲白發,父親臉上的條條皺紋,都在講述著他們半個世紀的滄桑曆程。我是佛陀的弟子,明白這些都是無常,是無法避免的,但當看到無常在雙親身上刻下的印痕時,心中還是不免隱隱作痛,這就是血濃于水的親情吧。記得兒時看過的一部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裏面有一段白素貞祈求觀世音菩薩度化的經典對白:“弟子此心已定,衆念皆寂,任何紅塵都願割舍。”菩薩說:“塵緣可棄,恩情難忘,你尚欠人間一段恩情,難到就不思圖報了嗎?”
是啊,父母有生我、養我、教育我的恩情,難道我就真的不思回報了嗎?雖然只是電視劇裏的對白,但仔細想想,也是有一番道理的。我時常這麼問自己:父母爲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而我爲父母做了些什麼呢?後來在和父親的交談中我才知道:母親爲什麼能准確迎接到我。原來是母親計算好了我放假的日子,估算好我哪幾天能到,而在這幾天裏母親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站在家門口附近等我回來。聽到這裏,我阻擋眼淚的堤壩終于決堤了,是什麼力量讓一位母親這麼堅決,答案是:“無私的母愛!”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更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我所說的或者所做的,在這無私的母愛面前,都顯得好渺小!
在我幼年時代裏,父親是非常嚴厲的。小的時候因爲淘氣,我這“打”可沒少挨啊!年幼無知的我,對于有一位嚴厲的父親一直在心裏憤憤不平,曾經還抱怨過母親爲什麼要給我找一個這樣的爸爸!都把母親氣樂了!可是如果沒有父親嚴厲的教導,或許我在學佛的路上就不會這麼一帆風順了。記得我准備要出家的時候,要做父親的工作,當時很擔心他不同意,畢竟我是家裏唯一的孩子,爺爺也只有我這個唯一的孫子,在我們家族也算是單傳了。反正當時在我看來,讓他同意我出家的可能性真的很渺茫,幾乎沒有這種可能。可是當我說出心中的想法時,父親沈思了許久,最後卻出乎我意料地說了一句:“你只要不後悔,我和你母親永遠支持你。”
這句看似平常的話,卻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也是因爲此事讓我發現,父親對我的愛從來就不比母親少。我相信這便是天下父母對子女無邊的慈愛,這樣的恩情,讓我如何報答啊?現在我能安心地在學院學習,和父母的支持是離不開的!而我卻不能爲他們做些什麼,只能在佛前爲天下所有父母誦經祈願,希望偉大慈悲的佛陀,慈光永遠地照耀他們,使他們永遠長壽吉祥,快樂安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