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 今生 一生 往生
《淨土》2012年第6期
作者:雷蕾
我是一名少兒國學館老師。我們國學館本來不能很明顯地宣揚佛法,但是我入職第一天,就來了一個自閉症孩子,也就是通常被人稱作的弱智兒童。院長說,這樣的孩子只有佛法才能幫助他,趕緊讀《心經》、念佛。
于是,我就有了一個念佛的工作。弘法被安排了,修行也被安排了,都是念佛,學生的學業也是念佛。有位法師說,道業、事業還有學業全部統一,這是最好的人生。
我自己都沒想到竟會有如此完美的計劃。
作爲一種弘揚佛法的方式,自閉症康複是一個方便的新途徑。因爲這個群體很大,預計2012年中國自閉症兒童將到達336.3萬,屬于336.3個家庭,也就是說,有叁倍的336.3萬個人爲自閉症痛苦。
這些自閉症家庭爲了治病,國內國外的跑,求醫問藥、求神問仙,什麼方法都願嘗試,所以這些家庭中信主的、學氣功的、學佛法的很多。如果這些家庭的孩子因爲佛弟子的幫助有一點微小進步,那麼就有叁倍的336.3萬個人感恩佛法。
有一位清華教授就說,他的兒子是來度他的。因爲孩子自閉而接觸佛法的家長最後都說,這個孩子來到世上是來啓發他們的菩提心的。
教學體會
念佛六七個月以後,我的學生整個兒換了一個精神面貌,從一個特別“渾”的人變得知道對錯了。
讓自閉症孩子開竅,若在康複機構,那是要累積訓練和花費大量金錢的,一年五萬十萬算是平常的,好多家庭因爲這個貧困潦倒。一些農村來的,媽媽一個人帶孩子到大城市看病,爸爸孤身到另一個地方打工付治療費,等支持不下去的時候,康複機構便聯系媒體向公衆募捐。
就因爲發現了佛法的經濟、簡單、不可思議,我的學生全家後來都學佛了,成了徹底的佛化家庭,對佛法、對我都感恩的不得了。
這個弘法職業,做點普通的事兒就讓自己這麼受恩,特慚愧!其實念佛也不算是什麼重勞力工作。只是確實有點勞心,在開始沒見效的那幾個月,別人看我們,整天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幹些他們看來不務正業、匪夷所思的事兒,那巨大的壓力得挺住了。
家長希望我們多教其識字、算數、常識等,而我則要搶時間讓孩子念佛。這樣,每天就弄得很緊張。
後來,念佛不能在國學館公開進行了,就改到我住的公寓裏,我負責接送學生上下學。每天來回電動車上要花四十多分鍾,這就成了我們的早晚課時間。對我自己而言,這一生除了參加過幾次助念,從來沒有這麼精進過。
那時總想,在這地球上,有幾個孩子能有這種福報:
他因爲這個病不能上小學,不能進入應試教育,只能來接受聖賢教育!只能念佛!只能學經典! 這是多大的強緣!多大的善根福德因緣!千萬人中也沒有一個!學好了,他這一生就能成佛!
所以那幾個月就是跟他一起精進,盼他有所成就,那迫切的心一直揪著就沒放下過。
在大量念佛以後,我發現,靠佛力加持做事,每個人都會很快地處在行業的高點上,不必擔心沒有經驗。
開始還想看自閉症康複書來著,後來我發現所有的專業指導,來自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才是最好的。我看到有這麼一句解讀,說:
“念佛,只要有嘴,依樣畫葫蘆地稱念即可,一切賢愚善惡,時處諸緣,不在簡別之列。
“縱使信願微薄,甚至不知佛理,偶然一稱,或瞥爾一念,立即身光顯現,化解怨親,解除厄難。
“彌陀的救度,隨時存在,完整無缺。平等無別,任何人都是被救之人,任何時都是被救之時,人人皆無絕望之地。”
我就是靠這樣的指導堅持著我從來沒做過的試驗,相信一定能成功的。
剛開始我完全不知道會怎麼發展,于是到處找感應、找佛加持的痕迹。後來我明白了,他能在這兒念佛,這就是感應!我們能做他的老師,這就是佛的安排!佛手所執,來下這一盤棋,勝負在佛的掌握中,還用的著擔心計較憂慮他不能進步、不能好轉嗎?
佛,其實已經圓成了讓他解脫的這件事,佛的工作差不多都做完了,最後讓我們這些棋子動一動,走最後幾步。不是我們自己在這兒鞠躬盡瘁救度他。
從這兒我得到一個啓悟,同樣,我們往生這件大事兒佛也已經給我們每個人圓成了。我們念佛,就是在走這最後幾步棋,走佛已經安排好的一個局,往生定好了的。
那種以爲自己還是初學、初修,想念佛到什麼地步自己才能往生的,都是凡夫心,都是不必要的顧慮。
所以,從事弘法的工作,能深化信心,能安心,能對念佛法門有更清晰深刻的領悟,是利人利己最有價值的職業。
自閉症兒童的智慧和他們在學佛上的優勢
在世俗裏我們是很邊緣的,我雖然知道這工作有無上意義,但周圍人不認可,都說,我這是看孩子。
正常學生的家長也要隔離我們,怕染上行爲傳染病。我發現高級人類都是孤獨的。自閉症兒童和學佛人都有一點孤獨。
他們不愛玩遊戲,不愛看動畫片,不湊熱鬧,欲望特別少,喜歡寂靜,不多說話,做起事來兢兢業業有條有理,生活簡單有規則,東西放得特整齊,性格天真、單純。一般人磨砺半生才有的修養,他們早就有了。
幸好我教的是念佛,不然,按照普通人的理念去教育,不成了病人給健康人治病了嗎?
有個故事叫“老蠶教子”,那個蠶,就是吃了桑葉,吐了蠶絲,把自己一層層包裹起來,然後把這套手藝,這套生活方式、本領交給子女,最後大家一起被養蠶人丟到開水裏燙死。
我們社會上的教育,還有康複機構,就是這麼教的,教他們恢複的和普通人一樣,用貪瞋癡的絲把自己還有下一代纏起來,最後丟到地獄火鍋裏去。
他們的父母有句名言,叫“吃得苦中苦,方爲普通人”。可是自閉症兒童有強大的力量不變成普通人。所以,全世界沒有一個康複的例子,所以自閉叫“絕症”。任憑你怎麼汙染他都不會墮落。
他們不懂變通,不會撒謊,不理解暗示、雙關。這些優秀品質,到世俗裏都成了殘疾的象征了。智慧與衆不同,叫做“智障”,六根具備,領殘疾證。
好在國外已經進步,承認他們是“自閉症文化”,叫“多元智能”。
但是,國內、國外都沒有一個匹配他們發展的教育環境。所以好多自閉症小孩兩叁歲就焦慮、憂郁、暴躁。哭、打人、咬人、砸東西,好好的日子不差什麼卻整天的不高興。或許,這就是他們的出離心吧。
他們很多人都有天賦異禀。普通點的,也有一些美術音樂之類藝術才華,有的還有相機一般的記憶力。喜歡什麼就一門心思研究下去,心無旁骛,所以他們都會有成就的。
豐子恺先生就說,小孩子最接近佛性,天真爛漫,人格完整。臺灣作家林清玄有句話:天才便是時時能恢複童年心境的人。自閉症人的童年期很長,一把年紀還像小孩兒,這都是他們有智慧的證明。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那個王癡頭,他一直是個孩子般的傻傻的大人,但是學佛叁年,便成就了站立往生。臨終他對師父說的話是:“您今天不能再打我了,您枯坐18年,不知道修行的方法,如果像我這樣老實念佛,早已往生西方見佛陀了。”
所以,颛蒙、老實、單純,是他們最大的智慧。
可是,父母,還有世俗的教育機構,甚至好多學佛人,都是想要讓他們“正常起來”,去掉這些智慧。自閉兒童窮盡一切手段來這樣折騰,就是想警醒周邊的人,他們要高品質的教育,要成爲修行人,但沒幾個人能知道。
我猜,他們一直在痛苦中反抗,這就是他們暴力、自殘、憤怒、行爲怪異的根本原因吧。如果迎合了他們心靈深處的需求,這些行爲問題就會好多了。
好多佛弟子也認爲他們是傻子,還問呢,他念佛行嗎,有信願嗎?
他們信佛,是真信,正信。孩子們都這樣。有位法師說給五歲以下兒童助念開示,只要說西方極樂世界美好,念佛就行了,不用太多廢話的。
我這學生也是,當他有暴力行爲時你跟他說,你向下墮落會有果報,地獄的衆生會歡迎你。他就哭得淚流滿面。
還有一次,我們放生鴿子,我說要先給鴿子開示念佛,讓它去極樂世界,不然飛到屠夫家又被殺了。他就自發地把鴿子趕進廚房,關上門,搬把椅子守在門口,足足念了半小時佛,念完了來問我,鴿子能飛到西方極樂世界嗎?(後來我告訴他是鴿子的神識飛到極樂世界。)
還有一次他問過我一句神奇的話,他說,到了極樂世界,我也是阿彌陀佛嗎?
更神奇的一次是,有天在他家,大人們聊天兒說話,忘了他了,天都黑了,找不著他了。原來他一直在陽臺上,在那個布滿水氣的大玻璃窗上用手指頭寫字兒。
我們那時學了很多經典裏的常用詞,像弟子、聖人、衆生、往生什麼的,他就左一個右一個,橫七豎八,密密麻麻寫了一窗戶。其中最後一行排列特別整齊,主謂分明,組合成了一句精妙的話,那句話是:衆生,今生,一生,往生。
雖然在普通人看來只是普通的一句話,但我特別激動,這句話意義不同凡響,這是所有淨土行人最高和最基本的修行目標,也是善導大師畢生對淨土行人諄諄的忠告和期待啊!我對他充滿信心,以他這樣的根基修行一定會所成就的。
自閉症兒童將來會成爲什麼人,真的是不可預料。只是他們不會出門找工作,不能獨立謀生,需要一個完備的平臺才能展示他們的才華。
剛開始和他們接觸,確實很別扭很別扭,需要顛覆和正常人交往的全部規則。等交往久了,就發現他有他一套不變的規則,和他相處其實也很省事的。有的地方笨得出格,有的地方優秀得沒法說,現在就有機構老師說就愛帶這樣的孩子。
世俗中人現在也在覺醒,幾個父母聯合爲這樣的孩子建了核桃園,生産核桃油,讓他們做一些流水線工作養活自己。
有些成年自閉症人士開過演奏會,開過畫展,這都證明他們可以從事技術性工作。音樂、繪畫、電腦、書法這些特長是家長現在著力培養的,長大了,也許會成爲一批佛法教育傳播人才。他們是最敬業、最認真,最不計較回報,最耐的住寂寞的人。
他們這些優秀的人,需要優秀的佛法職業和優秀的蓮友同事來匹配,希望將來會有越來越多適合他們謀生和修行的平臺,多一些往生極樂世界的佛。
(完)
《衆生 今生 一生 往生(雷蕾)》全文閱讀結束。